The Binary Trilogy

讀戲劇理論。讀著讀著只讀出想要寫劇本的衝動,卻讀不出什麼想要寫論文的衝動。

不曉得這樣的東西有沒有人寫過。總覺得有。

如果有時間的話,我想把我過去的三篇短文,改寫成一個三幕舞台笑鬧劇本。這三篇短文分別是〈我們不要喊口號〉〈我要箝制言論自由〉以及〈團結的下場是分裂,分裂是為了更團結〉,分別代表了我這一兩年想到要寫的幾個主題,這三篇文章的主題分別是三種(可能是)互斥的觀念,其一是言說與實踐的問題,其二是規範與自由的問題,最後是權宜之計與堅定的立場之間的問題。刺激我寫這三篇短文的來源,絕大部分是來自南方電子論壇,如果劇本寫成,原本想命名為《南方三部曲》,不過後來想想,改成《悖論三部曲》,現在我又姑且改成《二元三部曲》(The Binary Trilogy),可能會貼近我想要表達的意思,不過還是要想想,或許還會有更好的名稱。

我的角色安排很簡單,因為處理的都是關於二元的主題,所以在三幕劇中同樣只有兩個重要的角色,一個叫做「我」,另一個就叫做「他」。我計畫即使是三幕劇,但每一幕都可以拿出來獨立演出,另外我打算在前面再安排一個序幕,裡頭可以這麼演:

我:「我是我,他是他。」
他:「他是我,我是他。」
我:「我!」
他:「他!」
合:「上台一鞠躬。」(鞠躬)

我在想,如果將《二元三部曲》與其寫成一個公開演出的劇本,變成一個團康遊戲可以使用的文本或許會更有意思,我打算在劇本裡把「我」和「他」的性格架空上,因為「我」和「他」本身就是虛詞,可以在團康中,由任何一個人以自己的方式演出,不過會是怎樣的團體可能會以這類的主題當作康樂,我還不知道。感覺起來會有點像布雷希特的《措施》。

另外還有一個可能,就是「我」和「他」本身是互調的,所以應該要有兩份劇本,給「我」的文本上,「我」就是「我」,「他」就是「他」,而給「他」的那一份,則將「我」與「他」對調,「我」變成「他」,「他」變成「我」。

這樣一部劇本寫出來能夠幹嘛?不知道,再說。

前提是要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