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中國時報開卷版刊出了記者丁文玲透過電子郵件,採訪《蘇西的世界》一書作者艾莉絲.希柏德(Alice Sebold)的報導,或許是我孤陋寡聞,在此之前,在台灣只有看到isis透過電子郵件,在多個團體因為網站刊登人獸性交圖片,控告何春蕤教授時,採訪《動物解放》的作者彼得‧辛格(Peter Singer)的報導。而昨天丁文玲的報導則是我第一次在全國性的報刊上,看到電子郵件採訪的應用,當然透過電子郵件發送採訪通知在科技昌明的今天想來是司空見慣,之前看何榮幸還是誰的文章,還提過好的採訪通知郵件應該怎麼寫,不過直接以電子郵件作為採訪的媒介,將郵件往來內容直接置入報導當中,看到的卻不多。我的直覺是應該還有更多這樣的應用,有心力的話該去多找一下相關的資料。
或許再過幾年,除了「本報記者email連線」之外,可以看到「本報記者MSN連線」、「本報記者Yahoo即時通連線」或「本報記者IRC連線」。
提出一個電子郵件採訪新聞學的假說(或胡說):對照一下丁文玲與isis的報導,可以發現兩則報導的情境相當類似,包括(一)採訪對象都在國外、(二)採訪的對象都是作者、(三)記者本身同時擔任翻譯的工作。所以在使用電子郵件採訪時,大概必須具備以下情境,首先,採訪對象必然要具備一定的文字水準、言之有物,這樣才好放在報刊上,其二,採訪對象必須具備一定的資訊能力,至少會操作電子郵件,而且電子郵件位置應該是公開的,這樣記者才好透過網路找到人,如此一來,似乎電子郵件採訪,大概就真的只適合像國外作者這類的採訪對象了。
在這種情境下,除了透過電子郵件以外,還可以有哪些採訪方式?可以想到的是,一是透過越洋電話訪問,二是透過稿約,請作者針對記者提問的內容發表專文。以後者來說,大概對方沒有那個美國時間,以前者來說,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呢?時區差異?記者上班時間與對方能夠接受採訪的時間兜不攏,而使用電子郵件,除了可以非同步運作外,在費用上還會比電話便宜很多呢。
或多或少,科技總是改變了人生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