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後設與詮釋

剛剛隨意瀏覽了一下2003癸未部落格隨便獎目前的提名狀況,看到一項相當有趣的提名,不曉得是哪一位朋友將卡馬以及其他我比較不熟悉的朋友共同經營的台灣外勞行動,提名為最佳詮釋網誌,提名原因是「該網誌的行動與關懷對象,已經最佳詮釋了該網誌名稱,反之亦然。」當然,台灣外勞行動是一個相當優秀的網站,不過在這邊將以這樣的理由將台灣外勞行動提名為最佳詮釋網站,似乎是搞錯了這邊所謂「詮釋」的意思。

以Jedi在Wiki當中的說明來看,所謂的詮釋網誌這個用詞,該是從西方而來,用英文來說就是「meta-blog」,也就是「blog on blog」的意思,也就是以網誌做為工具探討網誌的現象、技術以及其他相關的議題與想法,而上述的提名原因中,則是似乎將詮釋一詞對應到英文當中「perform」、「interpret」之類的意思,所以固然台灣外勞行動是個優秀的網站,但應該給予台灣外勞行動一個更妥當的提名。

好像也不只是我一個人這麼覺得,因為中文世界中在過去並沒有發展出一套對應的觀念,所以在英文中meta-的概念似乎在中文中一直得不到一個妥當的翻譯,有的人翻譯為「詮釋」,有的人則翻譯為「後設」,如metadata常被翻譯成「詮釋資料」,在文學方面,則meta-fiction翻譯成「後設小說」、meta-theatre則翻譯成「後設劇場」,而就是因為沒有一個妥當的翻譯,就容易造成像上述狀況那樣文意的混淆。

6 thoughts on “所謂的後設與詮釋

  1. 而且我提名了一些,因為找不到適當的類別所以還沒有提名完.正在慢慢思索要怎麼填寫中.至於我填表格的習慣,嘿嘿….我想卡馬是不會介意的,目前看來,把該網站填到最佳內容卡馬才會小抱怨吧.噗.

    那要頒給我一個最佳捧場提名獎吧?

  2. 從通行的根源問回來,Metaphysics也能這麼玩嗎?所謂後設也不過是三十年內過水的抽象解,也對應不上Hermeneutics的發生與歷史。既然離詮釋還有一段路要走,何不直接用中文去理解與規定呢?

  3. 當然不會抱怨嘍!反正我的網站絕對不可能真的熱起來,對任何比賽也不抱持得獎的希望,只是藉機推廣宣傳一番罷了,讓更多剛好經過的人可以看到。後來我自己跑去又提名了好幾項咧!哈哈!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