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西施跳房子

jmp.jpg有一幕畫面我一直印象深刻。

你知道在台北縣中和有個地方,那裡是中和中山路與民生路口。是了,是中和的中山路,不是板橋那條中山路,我知道很多人常常搞錯那兩條路,我說的是中和的那一條。在整條民生路到景平路的北二高中和線通車之前,那裡是整個中和市區唯一能夠上高速公路的交流道出入口,而中山路也是一條重要的縣道,但是呢,卻只有兩線道,所以幾乎你每次行走中山路經過那裡的時候,必定塞車,你必定要在那個路口等候紅綠燈,你也必定在等候的同時,塞在一長排等候著左轉或是右轉等著上高速公路的車陣中。

而很不巧的,那裡也是我現在若是要來往台北市區與住所之間,幾乎都必須要經過的路口,所以在我短暫的生命中,也累積了不少的片段,是在這個路口等候。等候,在如此如上述的那一長排等候著左轉或是右轉上高速公路的蛇行車陣當中等候。我會想辦法將我的九十CC機車從夾縫中鑽到車陣最前頭的機車等候區,然後或是抬頭看看頭上的紅綠燈,或是看著旁邊行人紅綠燈,讀著上頭的秒數倒數,或是靜靜感覺著身邊其他騎士的不耐,聽著其他騎士如何在適當的時機,發出催油的怒號聲。

然後,有一次,就在這樣的路口上,我看到那一幕讓我印象深刻的畫面。

在中山路旁有一作用玻璃圍起來的檳榔攤,該是在那做檳榔攤子工作的女孩,離開了她工作時所坐的座椅,離開了那一張高腳凳,站在攤子前。她染了一頭的金髮,紮成了馬尾,上身穿著細肩帶衣服,下身是黑色塑膠皮革製成的迷你裙,腳上穿著的是鞋跟八九公分高的高跟鞋,鞋子是前頭會露出腳趾的哪種,腳趾上塗著帶有銀色光澤的粉紅色指甲油。你知道的,就是你經常在路邊可以看到的,尤其是在每個高速公路交流道附近都可以看到的,那種檳榔西施常有的穿著。

女孩子穿著火辣,不過她倒是沒有上妝,所以可以看出她黝黑的膚色,而皮膚顯得有些粗糙,這樣的粗糙使得她的臉龐看來,有些與她身上穿著所意圖表現的年齡似乎不是很相符。

她站在檳榔攤前,站在中山路旁那條只有兩個人肩膀寬度的紅磚人行道上,紅磚道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有著用粉筆畫成的、跳格子的格線,這格線畫上了去,人行道上看來就沒有更多空間了,這一截人行道就這麼被霸佔。她站在格線的這一頭,另外一側站著的,是一個看來只有十歲左右,穿著學校制服,理了一個平頭的小男孩,不曉得是她的弟弟呢,還是姪子外甥。小男孩咧著嘴笑,好像有些蛀牙的樣子。

然後我隔著兩台機車的距離,聽到女孩子說,噯,這次輪到我了囉,然後她抓了一小片紅瓦片,擲出。瓦片在紅磚道上彈了兩三下,她接著用那雙穿著高跟鞋的雙腳,大步跨出,或是單腳金雞獨立,搖晃站著,或是跳躍,一步步從格線上的一跳到了七,最後一個蹌踉,彎下身來,一把抱住了小男孩,歡樂的笑,放肆的笑。

而我就在車陣中看著,看著他們,看著檳榔西施跳房子,看著她如何在玻璃做成的籠子中的枯坐抽出時間,出來跳著一種可以理解的愉快,還有高跟鞋跟與紅磚路面撞擊時所發出可以理解的痛。我就這麼看著,看著路旁一長排鋼筋水泥所建築出的灰色,看著那一排灰色上無秩序無規則的鐵窗,還有在鐵窗上糾結盤據的複雜線路,看著往來的或壅塞著的行車,看著行車所排放出的廢氣,看著廢氣怎麼讓這一片灰色變得是更加的灰濛,但,還是有人可以在這麼一片灰濛當中嬉耍,還是可以有人可以在這個地方玩著純樸的童玩,還是可以把這樣的地方,當作是自己的遊樂場。

而,這還真是一個狹窄的遊樂場。這還真是一場擁擠的遊戲。

號誌燈亮,我驅車離開。

11 thoughts on “檳榔西施跳房子

  1. 太棒了!這圖是你自己畫的吧?

    Vincent: 其實很多地方還是可以看到穿著清涼的檳榔西施,但是都市裡的多半變得比較保守了。

  2. 圖是亂畫的,純粹亂塗鴉。

    另外很多地方的小姐還是穿得清涼動人。怎麼說呢,我總覺得在某些文化圈裡頭,規定這種東西始終是參考用的呵。

  3. 轉錄….

    台灣檳榔西施 將上英國建築雜誌封面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一九九九年,一群來自倫敦、維也納、漢城等城市的建築師,到台北參加「台北都市設計營」,並對當時仍是廢墟的華山藝文特區提出建議。經過四年的相互交流,這群結盟為「都市行動者」的建築師整理他們的「亞洲經驗」,發表在知名英國建築雜誌AD (Architectural Design)九月號上。九月份的AD,不僅將讓台灣檳榔西施堂堂登上封面,更打破歐洲建築優於亞洲建築的成見,宣告亞洲以「人」為本的建築,或許比歐洲的雄偉建築更適合二十一世紀。

    九月號AD的主題是「亞洲都市行動 (Ur-ban Flashes Asia)」,引介在亞洲興起的都市設計與建築設計趨勢,主要筆陣便是當年將歐洲建築思潮帶來台北的「都市行動者」。總論由台灣建築師季鐵男撰寫,他以台北的計程車、檳榔西施,以及其他亞洲城市共通的違章建築、臨時性公共空間佔用為例子,提出一種「微都市 (Micro Urbanism)」理論。

    季鐵男提出的「微都市」,是指一種從「人」的尺度出發的都市設計。歐洲城市設計多半是宏觀、從上對下的,卻鮮少從人性角度出發,因而有僵化的弊病。亞洲發展出來的「微都市」觀念,則把新世紀變化莫測的都市現象視為一場「戰爭」,將都市設計當成一種人性尺度範圍內的「戰術」運用。季鐵男在文中引用許多「孫子兵法」的論點,指出戰爭狀態將是都市設計考量的源頭。

    在當期雜誌露面預告的九月號封面「台北檳榔西施」,可以表現這種「戰爭狀態」:一名檳榔西施從檳榔攤窺看外界,彷彿備戰的士兵。季鐵男認為,可以隨時搭建與拆除的檳榔攤,既可逃避警察臨檢,亦可隨意更換營業點,相當符合新世紀城市「遊牧式建築」的需要。

    檳榔西施與亞洲共同違章建築、流動攤販,雖然給人「失序、混亂」的印象,在某種程度上卻呼應英國前衛建築團體「建築電訊」提出的遊牧觀點,也是「微都市」可以參考的例子。成為歐盟所在地的布魯塞爾,當地建築界邀請全球十幾位建築師為布魯塞爾提出新的城市規畫,受邀的季鐵男便將「微都市」理念融入他的規畫案中。

    AD的「亞洲都市行動」專輯中,除了季鐵男的「微都市」,還有兩位來自倫敦、紐約的建築師在作品中分析台北的起源與全球唐人街現象。前陣子來台拍攝檳榔西施的奧地利藝術家可老福,也以「展示的方式」為題介紹他的檳榔西施紀錄片。其他尚有立基於東京、北京、漢城、香港等地之東西方建築家所寫的文章與作品介紹。

    2003/05/27 聯合報

  4. Hi..Zonble你好:
    跟你說一件挺好玩的事,今年台大城鄉所推甄的的考題,就是出你這篇文章唷…呵呵….挺好奇的是,你是台大畢業的學生嗎?
    看完你的這篇文章,起初並沒有任何感受,因為,這樣的場景,還挺常接觸的…..但是,為了考試…還是要寫啊….只好亂掰囉….哈哈…..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