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之巔

我們輕易可以找到台灣近來各種青春勵志偶像劇的的劇情模式。通常來說,會採取一女主角與雙男主角為核心,或反之,以一男主角以及雙女主角為核心,然後編劇會採取某個特殊領域,做為角色勵志、奮鬥、努力的範圍,而以一女主角與雙男主角的結構來看,兩名男主角之間的關係,則是呈Outsider/Insider的兩元對立。

實際情節往往就是這樣發展:開始時,女主角因為該在某專業領域(如籃球、舞蹈、撞球)中的Insider的專業傑出優異表現,加上本身對該領域的喜好,所以被該Insider所深深吸引(通常可以演個一集),而試圖逐步靠近該Insider(通常也可以演個一集),但是Insider卻因為某些原因、或心結、某種內在衝突(如在路上壓死一隻小狗而心生愧疚,或是因為前女友死掉了,而永遠沒有人可以取代她的地位等,或是那個仰慕的女孩做了什麼原本是出自好意的無心錯事),所以不能接受這個女孩,而給了這個女孩莫大的傷害(通常可以演個三集)。

而該Outsider可能原本在各方面一無事處,也可能是在其他領域有所表現,但卻不是女孩所憧憬的領域,而因為他愛著這個女孩,因為女孩受到了傷害,所以也踏進了這個領域,要向女孩證明,他可以和那個Insider一樣強,要努力代替Insider在女孩心中的地位,所以他也進入這個領域,向Insider當面下了戰書,要打敗他,要取得該領域的最高榮譽(比方說高中籃球聯賽,或什麼巴比倫舞蹈大賽之類的),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勵志、努力、奮鬥,而女孩則是周旋在兩個莫名其妙的男人之間(通常可以演個十五集)。最後的高潮就是所有人在某場比賽拼到你死我活,但拼到最後一定是所有人的心結與糾纏的恩怨,都可以瞬間化解,然後女孩找到了最後心歸所屬,演完了。

如果你選擇的領域是籃球,你就會拍出《MVP情人》,如果你選擇撞球,那就是《撞球小子》,如果你選擇的是舞蹈,那就是《紫禁之巔》了,就是這樣。感謝結構主義的方法論,我們可以三兩下就將青春勵志偶像劇這種文類(對,我喜歡掉書袋,就是genre)的模式解釋清楚,我們也可以清楚看到,台灣目前的青春勵志偶像劇,還是不能夠超越八零年代所謂YA電影(如《熱舞十七》等經典作品)所立下的典範。當然,在公式化的劇情之外,我們需要各式各樣的置入性行銷,比方說我們必須在任何場合,都不斷重複播放某個偶像團體最新的專輯,達到讓觀眾聽到欲仙欲死的催眠效果,我們也可以讓孫協志說出:「籃球隊最重要精神,就是要不斷的try it,以及try it,很多大企業都是這麼做,才會成功。」或是什麼「這是一台幸福的販賣機」之類的。

在你選定了要在那個領域中使用這套公式時,通常也便可以決定要找那一家廠商贊助,進行置入性行銷,而只要有效掌握這套公式,只要確定可以賣出去,可以台灣賣完後賣中國,中國賣完之後賣東南亞,要演個八十部、一百部都沒有問題(不過最近卻有中國賣完之後賣台灣的趨勢)。例如那天有電視台看上了Weblog網誌寫作的潛力的話,我們也可以用同樣的公式,將網誌寫作用電視劇重新包裝,弄個什麼《blog情人》之類的。像這樣:從前從前,有個男孩愛上了站在網路寫作頂端,光芒萬丈的木子美,因此心生情愫,開始對木子美展開猛烈的追求,但是他的一廂情願,只是讓木子美帶給他一次又一次的傷害,而另外一個愛慕男孩的女孩,則看了不忍,所以要擊敗木子美,取得年度博客中國的最佳博客獎,代替木子美在男孩心中的地位⋯。

如果我們抱持著批判的眼光,我們可以說,這種青春勵志偶像劇,所有的根性啦、熱血啦、奮鬥啦,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在於透過角色追逐成功的社會化過程,肯定他們所追求的成功價值的權威意義,確定資本主義以及統治者意識形態的統治地位,藉由進口各式各樣的幸福痲痹人民,在無形當中消滅各種不利統治的意識形態。但是,我們根本就不需要批判,這個社會根本就不需要有人批判,一如因為中華電信有公會運動,所以中華電信永遠不會是投資人理想的投資標的一樣,找到偶像劇的公式的意義,就在於幫助我們如何創作 更多的偶像劇,要不然的話,只會不斷的糟蹋自己,最後,頂多只能夠落個什麼去念那種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才可以畢業、念出來又不知道可以拿來幹麼的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之類的可悲、不可取下場。

但是光靠劇情公式以及置入性行銷,還是不夠的,台灣青春勵志偶像劇,或是說,台灣所有的連續劇文化創意產業最重要的技法核心,在於成功以上所述各種元素吸引觀眾之後,繼續長時間維持觀眾的注意,所謂創業維艱,守成更是不易,在前十集把所有招數全都完過一輪之後,怎樣繼續演後面的十集,或是突然決定把十集變成演六十集,或變成三百集、五百集,編劇需要的是另外一套專業的拖戲訓練。

拖戲是商業運作與藝術創作之間不斷折衷下的重要產物,也是一種獨到的文化現象,而根據今年五月號的Cheers雜誌,因為台灣目前的產業方向在於建立自己的品牌,所以企業開始注重品味與行銷,藝術碩士現在在台灣走勢看漲,儼然要成為一種新的商學學位(雖然我在之前所做的工作中完全感覺不出這麼一回事),在這股藝術結合商業的嶄新思潮下,拖戲藝術作為在商業世界下的藝術實踐,然目前在戲劇理論研究方面,對此仍可說是一片空白,我們必須要大聲疾呼,即便學院這麼的無趣又沒有意義,但學院目前仍有著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戲劇研究者應該儘速開拓戲劇研究在拖戲領域方面的新視野,同時也儘速在大學教育中增加各種拖戲的實務訓練,為台灣開創理論與實務結合、並重的拖戲。

不過,即便這類青春勵志偶像劇,都是按照公式演出,《紫禁之巔》這部連續劇倒是具備兼容傳統與現代的趣味,女主角小影是鄉下的廟公之後,晴天是廟裡跳八家將的大師兄,因為小影對跳舞有著高度的興趣,因此進入皇朝娛樂集團,向皇朝的頭號舞者天蠍私下學舞,然後就是晴天與天蠍之間都看對方不順眼,互相較勁,晴天的團體Eagle與天蠍的Royal之間的較勁,這些都沒什麼,重點在於怎麼較勁。

晴天與天蠍經常會一言不和就打起來,但是呢,因為雙方都是舞者,所以在上演武行的同時,也要同時比拼舞技,尬舞一番,證明自己同時在拳頭以及舞蹈方面,都可以勝過對方。或許您已經可以想到了,對,在兩人動手之前,首先要先來一段霹靂舞當作熱場,在扭腰擺頭、幾個迴旋幾個翻轉之後,逐步靠近,在旋轉中揮出第一拳,接下來就是地板動作,互相施展Breaking,最後在Breaking動作中,施展出「愛的剪刀腳」。這樣大概只有喀了藥才想得出來的結武打與流行舞蹈動作的迷幻意境,實在讓人瞠目結舌,看完之後,只能夠在電視機前呆立,老實說,進幾年能夠跟《紫禁之巔》相較的,恐怕就只有某集《天線寶寶》當中,丁丁倒著轉音樂盒,小波倒著跳舞的那一幕吧。

14 thoughts on “紫禁之巔

  1. 除了公式之外,某些類型的戲劇通常也有一些共同的元素。例如風行的韓劇中就有著幾個必備的要素:失憶、車禍、不治的癌症、失散的親人或愛人。

  2. 真謝謝zonble這麼讓我噴飯的笑料
    我還真想一睹”愛的剪刀腳”的風采
    可有hogo boss那麼屌??

  3. 我女兒和她們班同學都很愛看…既然提到了天線寶寶,也把紫禁之巔當成是『人形卡通』來看就行了吧。

  4. 知道自已所處的環境 (phd student in an art/academic/market world), 還能自嘲又有志氣及希望感.

    果然文風如世界觀如哲學.

  5. 這電視劇實在有夠白痴的
    看到能不吐血應該很難吧
    每次看到都得要快速轉台
    zonble還把劇情研究的那麼透徹
    ….為了研究真是犧牲太大了…

  6. 哈哈,最後一句「…進幾年能夠跟《紫禁之巔》相較的,恐怕就只有某集《天線寶寶》當中,丁丁倒著轉音樂盒,小波倒著跳舞的那一幕吧。」真是精采。

    看來後面幾個留言(11~16)還沒有搞清楚狀況。

  7. Pingback: Mark's Place

  8. 從這些留言裡瞥見世代間的斷裂…… XD

    偶像劇劇本裡參雜了多少演員/經紀人/製作單位之間的厚黑學,編劇也只是末端的實作者而已咧。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