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the media, and they the terrorists.

Joi Ito這個月底要來台灣,參加TWNIC的什麼台灣部落格玩家輕鬆聚,而主辦單位對邀請Joi Ito來台灣的想法,到目前為止就只有看到一句「如果Typepad要進軍台灣,,對於國內Blog社群和經營生態一定會造成不小震撼!」—是了,我真的不知道,在台灣要討論網路媒體除了做hotsing、除了「經營生態」之外,台灣人還能夠想出些什麼好東西來。

說到了Joi Ito。Joi Ito這兩天正在西班牙馬德里參加一個由Safe Democracy所主辦的研討會,研討會的主題是「恐怖主義、民主與安全」,而Joi Ito所參加的議程是如何在網路上如何對抗恐怖主義。直接這麼說吧,一月底的時候在BoingBoing上讀到這個研討會的預告新聞的時候,我就對這個研討會感冒非常,或許因為同一天我看到的新聞,是伊朗的學生以及個別blogger的網路媒體,無故被歐美的hosting廠商中斷服務,而所有的廠商都不願意對此做出任何解釋,這邊箱則是要打擊網路上的恐怖主義,防治網路上的民主被恐怖份子所濫用。—這是伊朗的網路媒體被迫關站的理由嗎?

Joi Ito與其他與會者這兩天共同起草了一份宣言:〈民主的結構〉,這篇宣言在Dan Gillmor那邊也貼了一次,當中的主張怎麼看都讓人覺得相當奇怪,簡單講,在這份宣言中,雖然要各國政府不要對所謂的恐怖份子做過份激烈的立法,但是可以看到,文中,在網路上的「我們」,就是民主的、開放的、透明的,恐怖份子就是恐怖的、破壞的、陰謀的、煽動的,一邊說自己是多麼的開放互動,我們就是草根媒體,另一方面,這個草根媒體,是把他人當成是一個被驅離的符號。「回應對開放的濫用的最佳回應之道,就是更加開放」,但是不管怎麼開放,恐怖主義就是恐怖主義。

宣言中這麼說著:「恐怖主義是屬於人人的問題,因為網際網路串連起了每一個人。一個串連起來的市民社會,就是對抗恐怖主義宣傳的最佳防禦。」有沒有覺得眼熟呢?這句話會不會讓你想到:「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

〈民主的結構〉譯文如下:

網際網路是二十一世紀民主社會的基礎,因為網際網路與民主的核心價值是如此接近

  • 網際網路的根本就是關於開放、參與、以及表現所有意見的自由—進而促進了資訊與想法的散佈與接觸使用。
  • 網際網路讓人們可以跨越國界以及信仰系統,進行傳播與合作。
  • 網際網路統一了散居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的家庭與文化;網際網路串連人群,並且幫助他們形塑公民社會。
  • 網際網路可以透過在資訊以及市場上串連人們,促進經濟的發展。
  • 網際網路可以帶給那些被隔絕而且向政治暴力屈服的人們新的想法與觀點。
  • 網際網路並不高於也不低於法律。實際世界中的法律原則,也同樣適用於網際網路上的各種人類行為。

去中心的系統—多人的力量—可以與去中心的敵人對抗

  • 網路上的恐怖主義主是高度去中心而且分散的。以中央集權式的努力,並不能夠有效打擊恐怖主義。
  • 恐怖主義是屬於人人的問題,因為網際網路串連起了每一個人。一個串連起來的市民社會,就是對抗恐怖主義宣傳的最佳防禦。
  • 就像在三月十一日炸彈攻擊之後的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自動自發又快速的回應,原因是公民們能夠透過網際網路,將他們自己組織起來。
  • 就像我們在放眼網誌以及其他各種公民媒介的分散世界裡時,可以看到真相在意見分歧的人們之間的公開對話中,得到最佳的展現。

回應對開放的濫用的最佳回應之道,就是更加開放

  • 開放、透明的環境會比封閉、不透明的環境更加安全並且穩定。
  • 即便網際網路服務可能會被中斷,網際網路是一套全球性的系統,最終還是可以在各種攻擊之下恢復原狀,即使面對的是最複雜、以及來源最分散的攻擊。
  • 網際網路的連接性—人們與人們之間的交談—是對抗恐怖主義企圖達成的分裂最有效的方法。
  • 網際網路的開放性可能會被恐怖主義所剝削,但是對於民主政府而言,開放性可以將恐怖主義行動的可能減至最小,並且能夠有效回應恐怖主義。

在民主國家中立意良好的網際網路規範可能威脅正在民主化國家的民主發展

  • 恐怖主義不能夠摧毀網際網路,但是對回應恐怖主義過份激烈的立法則反之。各國政府應該考慮允許做一些改變,以找到網際網路功能的核心—只需要負擔上一些額外的謹慎而已。
  • 某些政府議案看似合理實則違反了讓網際網路成功的基本原則。
  • 比方說,某些利益者呼籲終止網路上的匿名性。此舉絕對無法終止下定決心的恐怖主義者,但是卻會造成對政治事物的寒蟬效應以及減損自由與透明。 限制網路上的匿名性將會造成一系列無可預期,傷害表現的自由的效果,在追求朝向民主法則轉變的國家中尤其顯著。

最後,我們呼籲集結在馬德里的人們:

  • 持續將網際網路作為二十一世紀民主的根基,以及對抗恐怖主義的尖銳工具。
  • 體認到網際網路的價值就是一套強力的交流結構,讓它可以在面對攻擊時讓自己更加堅強,並且在破壞中快速恢復。
  • 讓網路的使用權利更加平等,極盡所能弭平數位落差,促使人人都可以使用網路。
  • 保障人人的言論以及結社的自由,並讓人人均可匿名通訊。
  • 對抗想要在網路網路上達到跨國支配的企圖:這樣會造成不可預期的結果,並且違反網路上民主本質的下限。

背景

本文是由「馬德里恐怖主義、民主與安全研討會」的參與者共同起草。要取得與這個研討會的更多相關資訊,請參見「民主安全」(Safe Democracy)網站。起草本文的討論議程已透過 IRC 方式向外播送,您可以參閱上午的議程、以及下午的議程

10 thoughts on “We the media, and they the terrorists.

  1. 都說是人權了,還要分你我他。

    -_-b

    不如來看CIVIL SOCIETY 在WSIS。

    HUMAN RIGHTS AND INTERNET GOVERNANCE
    Statement by the Civil Society Human Rights Caucus
    23 February 2005, Geneva

    人權與網路治理

    公民社會人權協調會宣言
    二月二十三日,日內瓦

    Rikke Frank Joergensen from the Danish Institute for Human Rights
    On behalf of the Human Rights Caucus

    會議由Danish Institute for Human Rights的Rikke Frank Joergensen主持

    1. The civil society human rights caucus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support to the open and inclusive approach, which has been taken so far by the working group on Internet Governance. However, we wish to express our concerns with the following issues.

    一、公民社會人權協調會,意欲表達我們對於
    開放及非排除取徑的支持。專注於網路治理的
    工作組織,早對此真積而入,然而在此,我們
    仍然要表達對於以下議題的關切:

    2. Internet governance has important impact on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Whether defined broadly or narrowly, at least human right
    issues of privacy, freedom of expression,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the public domain of knowledge are at stake in Internet governance. The effective enjoyment of freedom expression and the right to assembly is tightly linked with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In addition, the current forum for domain name management is a private party, dominated by a limited number of countries and based on a contract with a single government. This lack of inclusion of especially developing countries also applies to many Internet protocols and standard setting bodies. Any decision resulting from WSIS on Internet governance must ensure that future mechanisms are human rights compliant, both through their composition and governing structures and through regular assessment of their decisions.

    二、網路治理對人權及民主有重要的影響。
    不管如何定義,最起碼的人權,都包括了隱
    私、表現自由、通往資訊的進路,還有公共
    場域中的知識,但這些,在網路治理下似乎
    益顯危殆。能善加享受表現自由,以及集會
    的權利,都與隱私保全有密切關連。此外,
    近來的網域名稱管理論壇,竟且是個由少數
    國家把持的私人派對,而一切還在與單一政
    府訂定契約的基礎上運作。特別是發展中國
    家從缺的狀況,在許多網路協定及標準設定
    上也是這樣。WSIS對網路治理的任何決定,
    都必須要確認,未來的機制不管在成員組成
    及管理架構上,或者在定期決策評估上,都
    必須符應人權精神。

    3. The civil society human rights caucus is deeply concerned with the
    tendency to address any Internet related aspect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Internet governance. We recognize that a number of transnational issues related to Internet lack a global space for political discussions and agreement. However, discussions on issues such as privacy, freedom of expression, prohibition against discrimination, access to informa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llegal content, must be addressed within a human rights framework. Internet governance must not result in a lawless zone escaping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Thi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since,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context, a number of human rights are threatened.

    三、公民社會人權協議會,十分關切網路治
    理架構下、網路的各相關層面。我們認為,
    一系列跨國性與網路相關的議題,都缺乏政
    治討論,及協商的全球空間。而意欲討論諸
    如隱私、表現自由、禁止歧視、資訊進路、
    智慧財產權,以及非法內容的議題,都必須
    要在人權的架構下進行。網路統治必不得使
    網路成為國際人權保障的三不管地帶。在資
    訊社會的脈絡下,而當許多人權受到威脅,
    這點分外重要。

    4. We agreed to develop an information society based on human rights. As reaffirmed in the Geneva Declaration of principles,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the UN Charter, protecting and upholding the universality and the
    indivisibility of all human rights, and their centrality to democracy,
    the rule of law and to development.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
    standards is the first responsibility of governments. It is a state
    responsibility to ensure that Internet governance mechanisms are
    compliant with human right standards, that there are means to enforce
    them, and that governments can be held accountable for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including before international courts. Holding governments
    responsible and accountable for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does not exclude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private parties and civil society; however there must be clear divisions of responsibility.

    四、我們同意,意欲發展資訊社會,必須
    在人權的基礎上進行。我們要重新確認日
    內瓦原則聲明的精神,即資訊社會應該在
    人權宣言以及聯合國宣言的基礎發展,所
    有人權的普及性、不可分割性,還有它們
    對於民主、法治及發展的重要性,也才能
    得到保障。確保網路治理機制得以符應人
    權標準,這是國家的責任,而國家得由許
    多方式來完成,包括了之前的國際法庭。
    讓國家有責、且對人權保護,並不是要排
    除私人部門及市民社會,但無論如何,
    都必須要有明確的責任分屬。

    5. An essential feature of Internet relates to its transnational nature.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of territorial jurisdiction, whereas Internet is a global communication forum. One of the results of the World Summit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 Geneva was a growing acceptance of the Internet as a global commons. This implies effective access for all countries to participate in decisions regarding enjoyment of this common good.

    五、網路的重要特徵之一,乃是跨越國境
    的本質。國際協約長期以往都基於地域性
    管轄,但網路卻是全球性的傳播場域。日
    內瓦WSIS的結果之一,即日益將網路視為
    是全球公有地。這意指,在考量決定此一
    攸關共同利益事務之際,所有國家都應該
    要有有效的參與管道。

    6. Internet governance mechanisms can and should further human rights by ensuring an enabling environment that protects and enforces human rights standards and democratic principles of inclusiveness, transparency, checks and balances, and the rule of law.

    六、網路治理機制能夠且應該更進一步拓
    展人權,只要確定整體環境能保障並落實
    人權標準、非排除的民主原則、透明度、
    收支平衡及法治。

  2. 恐怖主義的根源與主因,應該是美國到處欺負別人吧
    這才是今日恐怖主義爆發的原因

    從這篇文章看到的是,這個Joi Ito不但沒有說要串連公民社會以網際網路來抗衡美國政府的霸道行徑,卻一反該有的社會運動的批判精神,要求大家對那些陷入困境的回教國家的人民(即西方人眼中的恐怖份子)採取敵對的態度。

    zonble提到的「我們」與「他者」對立的概念,可以去翻閱這部著作,可以稍微了解傳統上西方人所建構建構出來的意識形態就是:

    對抗、甚至征服那些迥異於「我們」的「他者」,合理化自身的存在

  3. 別忘了Joi Ito是個business man, 同時還帶一頂ICANN Board帽子…

    對於TWNIC而言, Joi Ito和WSIS的宣言, 會影響到未來.tw管理主權, 所以我們說話都比較小心. 較為辛辣的言論, 就留給大家了…

    上次在ICOS本想跟zonble兄多聊聊….Anyway….3/29別忘了來….晚上跟Ito先生一起喝個夠 😉

  4. Pingback: 台灣部落格玩家輕鬆聚

  5. 搞了半天,Blog還是變成所謂少數幾個成名的Blogger的禁臠
    這跟以前台灣某些BBS站的演化過程還真是像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