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現代戲劇的追尋:新演員或新觀眾》

之前我一直找不到關於Stationen Drama這個詞彙的中譯,我一直暫且使用我自己粗糙的翻譯,叫做分站劇,因為這種戲劇形式就是場景分別在一個站一個站戲劇演下去,不過我這兩天在藍劍虹的《現代戲劇的追尋:新演員或新觀眾》裡頭找到了,藍劍虹翻譯成「歷程劇」,我想我之後會改用這個譯法。不過藍在第286頁的解釋似乎有些問題,藍說「此一劇型原出於史特林堡的《到大馬士革之路》」,但其實「歷程劇」的出現更早,這是一種中世紀歐洲戲劇常用的形式,而所謂「此一劇型原出於史特林堡…」之說,該這麼說,史特林堡的《到大馬士革之路》,是啟發表現主義時期劇作家使用「歷程劇」手法的來源,比方說,在E. Toller的具有自傳性質的劇作《轉變》,在第一站第一畫面,就可以看到主角口中吐出他對史特林堡的崇拜。

簡單聊聊藍劍虹的這本書。喔,這不是書介,是讀書筆記,所以我只記下了我想記的東西,以下文字裡,該是不會有大部分人看書介書評時期待的內容。

藍劍虹在講到布雷希特的「批判性模仿」時,我覺得他的說法有些問題,不能說錯,但似乎有些草率。所謂的「批判性模仿」是說透過諧擬(parody)等手法,達到顛覆原本文本政治目的的效果。藍劍虹舉出的例子是布雷希特第一部劇本《巴爾》(Baal)對約斯特(Hanns Johst)的《孤寂》(Der Einsame)的批判性模仿,藍劍虹說,「約斯特是一個表現主義的劇作家,他後來成為納粹政權的官方作家。」(65)「布雷希特的《巴爾》是要揭穿、駁斥所有的浪漫主義,由其實德國浪漫主義的最後一個餘孽—表現主義。」(66)「布雷希特之所以要摧毀約斯特的《孤寂》是因為他看出了此劇在政治上的危險性,果然日後約斯特成為了納粹政權的官方作家。」(240)我讀下來,我只覺得在藍劍虹筆法下,似乎把表現主義藝術跟納粹政權畫上了等號,甚至連德國浪漫主義的起源如歌德席勒,都變成了希特勒的先驅了。

從1918年的作品,就可以預料後來納粹的興起,看出1933年之後約斯特成為納粹的官方作家,這是一種後見之明,我也不知道這樣的後見之明對不對,可是同一個時間內的其他表現主義作家,如G. Kaiser、E. Toller與Hasenclever等,都是在希特勒迫害的行列裡,老實說我沒有讀過《巴爾》與《孤寂》,改天來找找,但藍劍虹就把《孤寂》當作是表現主義風格的代表,約斯特就是表現主義劇作家的代表,把一種政治興起的責任全部推在表現主義強調主體的風格上,我總覺得哪裡不對。

另外,表現主義戲劇在1924年以後就走向沒落,幾個知名的表現主義作家紛紛放棄表現主義,如E. Toller在1927年就與E. Piscator合作,展現出的是是Piscator的政治劇場,在納粹執政時的戲劇主流也不是表現主義,把表現主義與納粹政治畫上等號的說法,更讓我難以信服。

藍劍虹在講「批判性模仿」時,引用的是其他批評家的說法,本身並沒有分析布雷希特怎麼模仿表現主義,特別是針對模仿《孤寂》時,究竟有什麼批判的成分,是根本沒有提到。我覺得,藍劍虹在解釋布雷希特的手法是對表現主義的批判時,卻表現得好像根本沒有讀過表現主義戲劇。

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