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載,前陣子杜鵑颱風過境,意外讓讓太麻里海邊一處深埋地底的史前遺址重見天日,台灣史前博物館研究員李坤修初勘,認為規模可能不亞於卑南遺址。根據卑南文化公園網站上的介紹,卑南遺址是(一)台灣考古史上發掘範圍最大之遺址,(二)台灣出土文物最多之遺址,(三)台灣出土玉器式樣及數量最多之遺址,(四)台灣規模最大的史前遺址,(五)台灣考古史上具有最完整聚落型態與資料之遺址,(六)環太平洋及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遺址。我不曉得發現不亞於卑南遺址的太麻里遺址,算不算得上是一則大新聞,不過對中國時報而言顯然不是,在這則新聞短波中,總共才九十三字,含標點。
聯合報倒是報得頂大的。
這一陣子看到大有為的政府先後提出各種想要從所謂藝文界榨出油水來的政策,先是在八月底要求所有職業與業餘表演團體全都變更登記為營利團體,前兩天在經濟日報上又看到那則似真似假的新聞,說政府計畫將版稅稿費,當成是樂透獎金一樣的「非經常收入」抽稅,稅率可能是百分之二十,你寫五個字政府就要拿走你一個字。在今天報上可以看到昨天《中華民國九十一年表演藝術生態報告》出版記者會,表演藝術聯盟以調查結果告訴社會,到底可以從表演團體上榨出多少油水。自由時報的報導寫的不是很好,這種關於調查的報導,讀者關心的是調查出了什麼結果,自由時報上的報導卻前兩段都在寫冠冕堂皇的廢話,用聯合報的報導好了,報導中說:
該報告也指出,每年大專院校表演科系畢業總人數超過一千五百人,然而根據「104人力銀行」發布的統計資料,科班畢業後失業率居各系之冠,達七成二以上;換句話說,如果此危機不解決,報告預測,台灣創作者將面臨「老人退休,新創作者『不知在那裡』」窘境。
政府解決危急的因應之道是計畫加稅。
太棒了。
所以我們估算一名大學畢業有志於劇場工作者,根據調查報告的平均薪資來算,年薪307740元,他必須要繳納的稅金為6884元,如果他一邊在劇場工作,一邊又在晚上發憤圖強,花了數月時間,寫了本當代前衛劇場之類的書,給書林出版,每本售價兩百塊,第一刷三千本,你也知道這種書應該很難印到第二刷,版稅百分之十,以天殺的百分之二十稅率來算,寫這本書要納的稅是,哇!一萬二。我看這樣下去,改天「台灣詩文書畫歌舞劇創作者抗稅大鬥陣」走上街頭,應該不是難事。
我在想「台灣詩文書畫歌舞劇創作者抗稅大鬥陣」走上街頭會是什麼情景。台灣各地對稅率以及惡劣的表演薪資環境不滿的創作者,一齊拿著自己的作品,前往凱達格蘭大道,一邊示威,路頭是行動劇場、街頭書展以及與路邊畫展,路尾是詩人吟唱、詞曲創作者的Live演出,對,當然還要有cosplay,可以看到身著各式漫畫人物服飾的青年男女,先後對林全的芻像發射大絕招無雙技亂舞技必殺技還有超級必殺技…啊啊!多麼美好的畫面。想來該比廟會的拼台鬥戲更要熱鬧一百倍,因為不但傳統、現代、後現代的劇場一起鬥,還要跟音樂美術出版一起鬥,漢堡國際夏日戲劇節都望塵莫及吧。這樣的文化慶典,政府也不用出錢,只要以行動之後在未來稅賦的改變做號召,怎麼會怕沒人來呢?而這樣的文化慶典一舉辦,想來也能夠帶動不少的商機,藝術家可以從抗議政府獲利,政府又可以繼續從藝術家抗議政府獲的利益抽取稅金,抽了稅以後藝術家繼續去抗議政府…。
如此一來,稅金更沈重,環境更惡劣,藝文更精彩,原來我們大有為的政府是這麼用心良苦,透過財稅,讓文化創意產業與社會運動合流,相輕的文人之間有更緊密的互動,讓政治與藝文的場域共同激盪出燦爛的火花,這麼好的文化政策,提著燈籠都找不到,好到真想送你一桶汽油一根番仔火。
最後,創作社計畫在十一月時推出作品《夜夜夜麻2》,編劇仍然是劇作家紀蔚然老師,這兩天有人在在BBS上的連線劇場討論版貼了篇介紹,裡頭是這樣說的:
五年級的《驚異派對》是一種理想質變後的自救,卻是世故(或市儈)的自救
其實也是一種沉淪!
一九九七年,紀蔚然寫出創作社的創團之作《夜夜夜麻》,二○○三年,紀蔚然推出麻將桌外的另一種沉淪《驚異派對─夜夜夜麻2》。《夜夜夜麻》專寫四年級的臭男人,《驚異派對》換寫五年級的壞男生。新劇延續舊戲的語言實驗,雖然少了髒話,但力道未減,既生活也風格。《驚異派對》劇情發生在大牛、小馬和阿城,三位學運世代的戰友,多年後因一場驚異派對的籌備而再度聚會,然而真正的派對尚未發生,籌備的討論已充滿驚異,最大的意外是,《夜夜夜麻》的山豬也來參與攪和一腳……
【精采對白】
大牛:這不是你想不想卡的問題……卡位是我們這一代的宿命
小馬:有這麼嚴重嗎?
阿城:別的一代沒有卡位的問題嗎?
大牛:四年級的想卡可是沒位可以卡,六年級的想卡可是沒有能力卡
不曉得這部戲會怎樣演,短期(這個月及下個月)大概也不會很方便的拿到劇本,可是光看這個介紹,就覺得六年前的《夜夜夜麻》,該算是一部劇作家本身自省的作品,之前看到過某篇文章說,《夜夜夜麻》劇中四個角色,都是紀老師本人的投射。可是加上了這個《驚異派對》後,怎麼我就覺得,《夜夜夜麻》系列,變成了一部在劇場中的台灣世代建構計畫?寫完了自己這一代臭男人的自溺,就開始寫下一代壞男生的沈淪。想了想,紀老師上部作品《烏托邦Ltd》裡頭,似乎就有刻意強調/描寫/刻畫/渲染世代差異的味道。
我在想,如果紀老師繼續寫《夜夜夜麻3》會寫成怎樣呢?
希望不要寫成一群六年級的爛男孩跑去大湖採草莓…。
“寫完了自己這一代臭男人的自溺,就開始寫下一代壞男生的沈淪。” 佳句.
真希望你描寫的大串連能出現, 雖然藝文工作者是最岐異的分配也最不均的, 就看政府除了大棍子, 還有沒有大胡蘿, 若有的話, 那麼大串連大抗議是不太可能的.
Pingback: Schee.info 徐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