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擺了一堆亂七八糟的書。
亂七八糟。
非常亂七八糟。
電腦輔助翻譯
今年四月的時候出版的書。會買這本書,是衝著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書林出了「電腦書」,實在讓人非常好奇,或許書林之前也出過「電腦書」,不過我是真的沒看過,呵。就目錄來看,史宗玲寫這本書的目標讀者,是其他在校園課堂上教授電腦輔助翻譯的教師,幫這些教師準備好一份教案,如果你想要透過這本書自習電腦輔助翻譯的話,好像也可以,不過作者似乎並不是設定給初學者閱讀。目標讀者是教授電腦輔助翻譯的教師,我也不知道目前台灣有多少人在電腦輔助翻譯,一時之間,我也想不出來這本書寫了有誰要買。所以仔細想想,我也不知道我幹嘛要買這本書。
這本書前面講的是機器翻譯(Machine Translation,MT),後面講翻譯記憶庫系統(Translation Memory,TM)。就講機器翻譯的部份好了,史宗玲說,目前機器翻譯有許多的問題,原因就是電腦在做中英文自動翻譯的時候,往往只會逐字翻譯,而不會注意到不同語文之間的語法以及特殊語言習慣的差異,所以使用機器翻譯後,還是必須經過人工,潤飾機器譯稿,史宗玲又設計出各種教導學生處理機器譯文的策略,全書中,便有一大堆各種這些策略的練習題。
說來奇怪,史宗玲所分析出的各種策略,也都是相當機器的,什麼轉換詞策略、語氣詞策略等等,遇到這種狀況,就用這種策略,遇到了if()
,就回應以then{}
。這麼說吧,這本書所教導的各種潤飾機器文稿的策略,給我的感覺是,因為現在的電腦雖然聰明,但是還是不夠聰明,所以我們應該要透過各種訓練,把學生訓練成聰明一點的機器人,好配合沒那麼聰明的電腦,機器翻譯不但是用機器翻譯,同時也要把人也變成機器。好,讓我們借題發揮吧,這樣一套機器翻譯訓練,不外乎是人的物化、異化,形成的是翻譯者與翻譯文本之間的疏離⋯(以下刪除教條批判論述一千五百字)。
我在想的是,既然這本書有這麼多把學生訊練成機器人的策略,學生學得會,那麼假以時日,想來機器也可以學得會,那麼為什麼要這麼急著要讓學生學會這一套機器式的翻譯策略?而簡單說,要能夠處理只會逐字翻譯的機器文稿,翻譯者還是需要具備能夠理解原文,以及以流暢語文寫出譯稿的能力,有這樣的能力,不見得需要學會這些潤飾策略,才可以進行機器文稿的潤飾。與其以這些策略訓練學生,我相信應該會有更好的翻譯訓練方式。
破窗
英文書名是Fences and Windows,直接翻譯,該是「藩籬與窗口」。在序言中,Naomi Klein就說,在寫作時,在研究全球化資本主義的時候,造成一切問題的最大來源,是在資本力量在全球無孔不入的狀況下,卻因為各種政治力量、地理條件,在社會底層的公民在種種藩籬之下,無從參與、干涉、抵抗資本力量的入侵,但是各種反全球化運動,卻似乎是在種種藩籬中,打開一面窗口。Naomi Klein就是在這兩種揮之不去的意象中,寫下這本書。所以就這種修辭的脈絡來看,藩籬是壞的,窗口是好的,藩籬應該是要被拆除的,窗口是應該打開的。那,為什麼中文的書名會叫做「破窗」呢?幹嘛要把窗戶都給打破了呢?內文翻譯還不錯,詞意流暢,但是我就是不懂為什麼,書名不就直接翻譯成「藩籬與窗口」就好了?要不,「籬與窗」,聽起來也頂詩情畫意的。
觀點還不錯。書中的觀點相當一秩清楚,而全書比較側重在紀錄性質,也就是,換句話說,讀完整本書之後,我的感覺是,要了解全書的觀點,大概把序言讀過就可以了。
聲音與憤怒
我總是先入為主的以為,文字密度很低的書,往往是在騙錢,由其是大部份的圖片不是透過創作,而是透過蒐集而來,而這麼說也不見得公允,不過放了一堆不是很難蒐集的圖片,則這種騙錢的感覺就更為強烈,或這麼說,我買了一本書裡頭,有著琳瑯滿目的唱片封面,可是,我對於那些唱片封面卻其實一點興趣都沒有。如果你面前擺著一杯白開水,開始讀這本書,大概這杯水快要喝完的時候,書也就讀完了。
這本書不斷的質問搖滾樂是否能夠改變世界,想來張鐵志該是很想改變世界的,可是從書中讀不太出來張鐵志想要改變世界的企圖與方向。書名是「聲音與憤怒」,是介紹了很多聲音,介紹了這些聲音與不同時代的憤怒之間的關聯,但是,我讀不太出來張鐵志自己的憤怒是什麼,憤怒些什麼。
還記得orbis不久前才說Kurt Cobain:「那種感覺很奇怪,知道他早就自殺後很久,你還是感覺不到他已經死去,或者說根本沒感覺到他活過。」想想orbis與我也沒有差幾歲,卻也就無從經歷相同的九零年代初,經歷西門町Tower唱片剛開幕(喔!Tower現在在台灣也倒光了),一群高中生放學後穿著制服就忙著蒐集Nirvana的音樂,回到家,沒有MTV台,聽的是ICRT的Samantha K還有Michael J這類的經驗。如果Kurt Cobain都不曾在orbis的經驗中活過,那麼,每隔十年一個世代,在個別二十頁的篇幅中,不曾死去的是什麼?或是說,這些世代這些事件這些聲音這些憤怒曾經活過嗎?
藝術與社會:閱讀班雅明的美學啟迪
書名取的真好。如果說,把這本書改成「石計生先生美學論文集」的話,那,應該一本都賣不出去吧?不過這本書實質上,就是本「石計生先生美學論文集」。
前面幾篇從馬克思出發,講班雅明的美學理論,雖然用詞華麗,不過算是相當中規中矩的review paper,而往往review paper不是我這種小輩可以置喙的,後面有頂多篇對楊牧詩作的批評,楊牧嘛,我讀過《疑神》等等,不過詩沒讀過多少,同樣,無從置喙。
只是,大抵來看,石計生的美學觀點,似乎相信在現象世界下,存在著某種整體性,一切破碎的、疏離的,都有統合的可能,一切最後都可以在到達synthesis後得到救贖。問題是我並不鄉這一套,我一向自我矛盾自我否定自我懷疑,我一向不相信我卻又往往發現在不相信的同時似乎也是在相信什麼,但是當我在發現我在相信什麼的時候我便會慣性的不相信甚麼。你懂我在說什麼嗎?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在說什麼。讀完了,這本書當中的美學不能打動我,原因不見得是這套美學不能打動人,而是我先驗的就不打算不打動,所以呢?讀完了,就這樣。
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
我不相信整體的存在,但是我又好像無法忍受破碎的閱讀。這本書的結構清楚,有著明確的大標題小標題,每段內文都按照標題的內容繼續闡述,但是在閱讀的時候,卻根本搞不清楚每一個標題之間的前後關係。讀完了「殖民主義」,下一個標題是「帝國主義」,讀到「帝國主義」的時候,你就會突然覺得,怎麼會突然講到這邊呢?所以你就往回翻「殖民主義」,才發現你還真的不懂作者是怎麼從「殖民主義」跳到「帝國主義」的。這種寫作又像是空大課本,又類似字典,而似乎沒有人會把字典從頭念到尾的。所以我決定把這本像磚塊一樣厚的書供起來,或許這本書本來就應該當工具書來用。
媒體操控
杭士基。我是覺得這本書很無聊。
我想把這些書擺進書櫃裡。可是地方小,書櫃已經沒空間了。
還是擱在桌上。
亂七八糟。
噴。
怎一個噴字了得。
石計生那本絕不算新書 至少我買時還是二兵
前日才去紫籐廬聽講 原因是不希望生活在地獄中 還斷了所有救贖的可能
對那本書的少許反感倒是在它的自稱詞為詩人這點
至於 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
我生理性的對親屬關係式的標題產生反胃 又不是3d建模要排動作
我的腦還會強迫式的類比出一堆從提香到丁多列多 從布魯內樂司機到不拉慢鐵這類毫無意義的狗東西
去死八
對一本從台灣角度出發的搖滾音樂故事集來說, 若能在裡頭看到什麼作者自身改變世界的企圖, 那倒真是亂七八糟了. XD
令我詫異的是, 想來 zonble 先生也曾是位搖滾客, 何以會對這些「已經成為生命、個人歷史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的音樂, 抱持著這些聲音這些憤怒曾經活過嗎的疑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