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hihlun的〈從一位搖滾DJ之死談起〉十月三十日刊登在《中國時報》上的同時,另外又看到一則關於歐洲傳播媒體的消息(swissinfo.org報導、BBC中文網報導),是從1935年開播的瑞士國際廣播電台(Schweizer Radio International,SRI),在將近七十年後,停播短波以及衛星廣播節目。根據報導,從1999年開始,瑞士國際廣播電台就從廣播電台,轉型成多媒體資訊網站 www.swissinfo.org,十一月起,在結束了廣播之後,就專心在網路內容上了。
一邊是看到的是要拿過去的歐洲廣播媒體發展當作借鏡,主張頻道應該要公共化,同時,一邊看到的是歐洲的公共媒體從廣播轉進了網路。有時不禁會讓人這麼想,在這個時候喊著媒體公共化的時候,戰場到底該是在什麼地方?
其實要稍稍回應一下學長的「同時」-關於公共化戰場?
雖然並不了解瑞士當地的廣電體制,因而很難做出完整的
判斷,不過若以當前國內這一波公共化運動而言,其實還
延續自八零年代「公視建台」及九零年代「黨政軍三退媒
體」的運動而來-可以想見當時並不存在任何多媒體網路
平台的空間,當然也不包括公共網路平台在內。乃至於今
日,縱使相關科技已趨成熟,考量到傳播科技的不同特性
及門檻,大致說來,無線電波仍然是最具有普及性的資訊
服務形式,以至於有線傳輸,包括網路資訊服務在內,暫
時都還位居補充位置。然而,若亟欲在「無線電波乃稀缺
資源,其利用必須考量公共利益」的說法之外,進一步論
述「人民具有傳播公民權-其取得普及公共資訊及進用媒
體的權利必須受國家保障」,則瑞士國際短波廣播電台走
向網路的例子,其實還大大開拓了我們對於傳播科技及公
共媒體的想像。首先,公共資訊的傳遞型態,當然不會只
囿限於既有所主張、廣播與電視的型態,那麼不管科技匯
流本身究竟發生於何際,主張人民應該享有包含文字及圖
象的公共資訊服務,當然也會是在既有圖書館概念之外,
促成公共報紙趕緊出現的理由。在國內,雖然羅世宏曾在
目擊者電子報中呼籲兩大報快自家族報轉型為公共報紙,
可惜迄今並無下文,而報業倒是在新媒介及閱聽習慣改變
的多方夾殺下逐漸走向黃昏。不過在國外,包括南歐與北
歐,透過報業多樣性基金的設置,還多少保障了多元言論
及公共資訊的傳送。見他山之石,是否攻錯當然還會是台
灣社會的選擇。不過,若考量國際紙漿價格蠢蠢欲動,京
都議定書生效之日,正是綠色經濟不得不行之時,瑞士國
際短波廣播藉科技匯流之便「向網路轉」,在傳播科技與
傳播公民權結合上,又會給我們什麼啟發?於是迴返傳播
過程-在產製部門,我們需要的,還會是因專業素養而具
有信度的公共媒體,以及具有文字、影像、聲音等多型態
、多語言資訊內容產製能力,且能妥為整合的多媒體工作
團隊。在閱聽部門,則會是立基於公共網路資源、類似應
遞媒與部落格的全民網路運動。以至於通道部門,除了現
存的圖書館之外,以鄰里為單位、類似公共電話亭的資訊
端點,甚至應該免費地供給所有人使用。據說,目前在台
灣桃園街頭,已出現了投幣式的燒錄服務,只需自攜母片
、空白光碟,以及十元硬幣即可逕行合理備份。那麼,上
述的資訊端點為何不能採用相同的服務?更或者,提供便
宜的列印服務,讓無法久視螢幕者,得以透過紙本來閱讀
?而以上諸般構想,儘管還嫌天馬行空,卻可以是綠色矽
島思及普及公共資訊時,較之他國更為便利的行動方案。
而一旦施行成功,不但傳播公民權將因此更落實,意義也
將較無線寬頻城市而偉大,甚至將整套軟硬體輸出他國,
其產值恐怕更千萬倍於「兩兆雙星」。不過,夢如果還不
要做得太大、太遠,單單就瑞士國際短波廣播電台收播、
轉型給我們的啟示而言,或許問題並不在於公共化的戰場
-究竟在何方?而是在科技匯流下推動傳播公民權,一個
具體實存的公共媒體集團,還更有利於相關服務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