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劇中的設定,馬上可以讓人想到多年前 James Carerom 的另一部成功商業大片-《異形第二集》(Aliens,1986)。
之所以會讓人馬上產生這樣的聯想,主要原因可能是,對一個 70 年代出生的孩子而言,《異形》系列實在是一部讓人印象深刻的系列,在少年的某段時光中,你可能在家裡用 VHS 錄影帶來回播放了好幾遍,你曾經收藏過電影海報明信片,或是特地在週六下午在萬年大樓四樓流連忘返,只是為了想要多看櫥窗裡頭那尊異形皇后模型幾眼-黑色的塗料上閃耀著一種你只能名為之帥氣的光澤,模型纖細的肢幹上有著綿密、繁複的紋路,接著你便產生了創傷經驗,你發現口袋裡頭的零用錢,絕對不可能買得起櫥窗裡頭那些東西。
《阿凡達》與《異形第二集》:同樣是原本事不關己的主角因為因緣際會,於是隨同一支地球派遣的陸戰隊,前往銀河彼端遠征,搭乘巨大的戰艦橫跨無數光年的距離,從急凍睡眠艙中悠悠轉醒後,迎接其到來的是一顆陌生的世界,與奇異的物種。角色方面,也都是如此分配-男戰士、女戰士、科學家、外星人,還有背叛者。
最後的大戰場面也頗有呼應之處,在《異形第二集》裡頭,雪歌妮薇佛所駕駛、用以與翼形皇后扭打的運貨機器人,與《阿凡達》中大反派 Miles Quaritch 上校最後用於與納美人戰鬥的機器人,基本上是相同的設計。更不說雪歌妮薇佛也在《阿凡達》當中也擔綱演出,在《異形第二集》中,雪歌妮薇佛的角色叫做 Ripley,在《阿凡達》中,則叫做 Shipley。
於是你總隱約嗅出,在《阿凡達》當中,有那麼一股企圖改寫異形故事的味道:同樣的角色安排,但是正邪立場逆轉,慘藍黯綠的恐怖光變成了一片藍天璧地,外星物種的形象從非我族類變成了原住民。用美術史研究的無聊術語來說,就是你可以看到同樣的母題(Motif),但是改變了主題(Theme),從驚悚恐佈片,變成了族群融合、富有環保概念、堅守文化傳統、創造價值多元的溫情片。
天殺的白人融入其他民族,而且還成為其他民族的天殺的英雄,這種電影不勝枚舉。只是如果放在科幻文類這樣的框架來看,《阿凡達》應該或多或少還是改變了外星人電影傳統。在此之前呢,當你發現了外星人,一定是來侵略你的家園,所以你應該要對外星人的飛碟施放人類的電腦病毒(為什麼外星人會使用跟人類一樣的資訊系統呢?),甚至噴洒必殺配方海倫仙杜絲,現在,你則是繼從《瓦力》看到機器人談戀愛之後,在大銀幕上看到人類跟外星人談戀愛。
《異形》系列裡頭對於「異形」(英文中 Alien 的原意更接近所謂的「外人」)的想像是:小的時候會寄生在你身上,吸乾你體內的養分,最後破體而出,最後長成子彈打不透、用火焰也不見得燒得死,全身上下都是強酸的巨大威脅(所以你有時也會納悶,照理說,異形幼蟲在人體內寄生的時候,應該不用等到從胸膛鑽出,光靠強酸就應該可以把人體融化),成群結隊,蜂擁而出,靠著不是智慧或人格,而是純粹的的生物本能,像是昆蟲一般的生物。
但是你現在可以碰觸、撫摸、親吻外星人,異形皇后原本那條如刀刃般鋒利的尾巴,在《阿凡達》當中則變成纏繞繾綣用以溝通心靈傳達情意的觸角,而既然點出了愛情,你還需要什麼更豐富更深刻的意義呢?面對比你更大、更健壯的軀體,你以前從異形長得像是陽具一般的鑽動的頭顱上,看到的是被侵犯的恐懼,現在你從納美人上看到肉體的旺盛活力,你渴望的是擺脫原本破敗的軀殼,渴望的原始的召喚,還有性的吸引。渴望的是自己也變成有三公尺高,身上的器官也跟著一起變大。
科幻外星戰爭愛情片,又緊張刺激又浪漫,多好。我們又掃除了一個恐怖文類所盤據的主題,而我們是不是也可以以此確認,透過一種文類的轉換,透過將一種陳腔爛調與另外一種陳腔爛調的移花接木,我們也已經掃除了那些冷戰時期的恐懼,以及其遺留到後來的殘渣?
或許有人也該把 Predator v.s Aliens 拍成一部愛情片。
這篇寫得真好。文章纖細的肢幹上有著綿密、繁複的紋路,發出只能名為之帥氣的光澤。 🙂
用來溝通傳訊息的,是髮辮,不是尾巴。
我以為Star Trek一直以來就有很多戰爭/愛情之類的First Contact?
是Predator X Aliens
還是Aliens X Predator呢?
是 Aliens vs Predator
納美人和納美克人不同嗎?好像還分藍綠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