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刊載了一篇東吳大學曾泰元副教授的投書〈談談滷肉飯的英譯〉,裡頭提到:
事實上,更極端作法就翻成lu rou fan,這強調文化主體性,這在跨文化的詞彙翻譯裡常見,然而國人自信心不足,總覺得要「道地的英文」才有檔次,因此先天上加以排斥。
這種排斥心理表現地最明顯的,我想莫過於在牛肉麵上頭。過去幾年台北市舉辦牛肉麵節,將牛肉麵直接音譯成 New Row Mian,就引來不少笞罰;說,直接寫 New Row Mian,外國人看不懂,想要舉辦一個國際性的活動,怎麼可以弄一個外國人看不懂的名字呢?
那牛肉麵應該叫什麼呢?牛肉是 Beef,麵是 Noodle,牛肉麵當然應該叫做 Beef Noodle,對吧?
但,對於台灣平常店家販賣的牛肉湯麵這種食物,如果以英語世界的腦袋思考,對於主體到底是何物其實有完全不同的認知。對我們來說,牛肉麵是一碗湯麵,但人家的認知卻是,這是一碗麵條湯,講 Beef Noodle 人家會以為是牛肉乾拌麵,要講 Beef Noodle Soup 才是比較精準的翻譯—吃牛肉麵不是吃麵,是吃一碗湯。但,想來我們想要辦一個屬於麵的節慶,而不是湯的祭典。
而就算是 Beef Noodle Soup 也無法表達、讓人直接聯想台灣牛肉麵的特色—大塊切片的燉煮牛肉、紅燒湯汁,同樣的名字也可以是加上大量香茅的越南牛肉河粉,或是其他種類的牛肉麵。
同樣是麵食,日本拉麵的英文就叫做 Ramen,烏龍麵就叫做 Udon,這樣的名稱也沒有什麼不夠國際化的問題,在歐美的日式食堂菜單上就是寫 Ramen 就是寫 Udon,那牛肉麵為什麼就不能音譯?
而將牛肉麵音譯成 New Row Mian,舉辦 New Row Mian Festival 真正的問題在於:台灣到底想要使用哪套拼音系統?而不管是要用那套拼音系統,也都不該拼出這種拼音。而台灣本地的肉牛極其稀少,牛肉完全仰賴進口,就算牛肉麵有多麼普及,牛肉並不是來自台灣的土地,但,政府卻出面把牛肉麵當作是台灣的代表美食。
連越南河粉都直接叫 Pho 了,人家也不用叫 Beef noodle soup….
是說2008年的時候我就發現他們用new row mian這個音譯了,我對音譯沒意見,但是對音譯的方式很有意見。
不管台灣哪一套拼音系統,都拼不出「new row」
而且這兩個字在英文都有意義,這不是故意搞混人嗎?
要知道Ramen Udon Pho之所以能音譯(Pho不大算? 大部分都還是寫成Phở)
那是日本越南移民在米國努力工作才換來的肯定
像澳洲 Chow Mein Wok Bakchoy Bibimbab 甚至 Padthai Mi goreng都是常用字
以為台灣也可以這樣音譯就完全是島內自嗨 誰叫台灣移民沒幾個主張台灣料理獨立
話說松柏好久不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