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與美國的還有把這兩套混在一起的教育

我有個朋友對於教育體系有個頗簡略的畫分-他將所謂的教育區分成兩個部分,其一是學子的知識或學力的養成,另外一個部分則是培養學生的社交能力、團隊精神,或是所謂的社會化;換言之,德智體群美五育,他特別挑出了智育與群育。

而用最簡單的方式,區分日本與美國的教育的差別,就是-日本將學力養成集中放在中學階段,而社交能力養成放在大學;美國則反之,是將社交能力放在中學,而到了大學階段,再強調知識方面的學習。

簡單歸簡單,化約歸化約,我也想不出來用什麼反駁就是了。現況當然不會是這麼簡單,但至少是一個運作的模型。

日本在中學階段培養學力的方法,就是填鴨式教育,還有因為大學入口窄所帶來的聯考壓力。但,相對來說,如果順利考上了大學之後,如果你讀的是那些以在民間企業就業為導向的科系,日本人並不太在乎大學成績,甚至來說,也不太在乎你念的是什麼科系,你入學的時候考上的是哪所名校,遠比你在大學中的成績、與就讀什麼科系重要。

日本的大學生畢業之後,許多進入國內的大企業工作,這些企業本身都有自己的一套內部訓練;這些大企業有些是當年武士諸侯經過明治維新變成的,要用訓練家臣的方式訓練員工,就算是後來的企業,也繼承了這一種思維。企業內訓甚至重要到,如果你曾經受過一家企業的訓練,另外一家企業這輩子就都不會打算用你了。

不管你大學裡頭念過些什麼,你的能力都還要經過一次的企業內訓改造,把你在大學念的東西丟掉,而如果你可以考上東京大學,就已經代表你是全國最優秀的一批人才之一,甚至你東大沒念完可能都沒關係,在經過企業訓練後,便可以成為企業內部的優秀幹部。所以大學階段,重要的反而是參加社團活動、培養人際關係的能力-如何與同儕相處,如何與異性交往,因為這些能力在中學階段沒養成,但是就職後,在職場上卻非常重要。而因為大學數量少,所以也供養得起讓大學生成天結黨交遊或談情說愛。

美國人呢,則認為在十幾歲的階段,最好是加強國民體能。最好男生都去打美式足球,女生都去跳啦啦隊,而在體育活動中,也就培養了群育,在球場上大家 buddy buddy,最後在高中畢業舞會上,邀請你心怡的對象,一起度過青春的最高峰。在日本,像《交響情人夢》這樣的男女雙方都認真向學努奮鬥又談情說愛的故事,背景就會放在大學,而《歌舞青春》呢,故事就會放在高中-雖然說這頂像是顧名思義的廢話,《歌舞青春》的原名本來就是「高中音樂劇」。

而如果日本人寫個一個多采多姿的高中故事,那如果不是某些只有中學生才能從事的活動-例如進軍甲子園,或是一些比較另類的職業取向-例如成為職業棋士,通常主角往往會是個不良少年了。

相較於亞洲國家,美國人高中都沒怎麼念書,那麼就變成很難篩選出誰才是有能力、有決心,繼續往知識的道路前進,眼前就有個兩難-怎樣一邊廣收學生,一邊保證學院的軟硬體品質呢?

美國人想到的辦法是,用高學費搭配高額獎學金:如果你父母有錢,你又想要有個大學文憑,我們可以讓你讀,但是代價就是你要負擔你其他那些認真念書的同學的學費,反正你願意拿這麼多錢給我,幹嘛還要跟你少收呢? 資本主義發達到一定程度之後,人們甚至可以接受金錢作為一種篩選的指標。但是,如果你家境不好,你還是可以念大學,但前提就是你必須非常認真,如果你符合獎學金資格,不但不用負擔學費,甚至還可以用獎學金改善家境。

相反地,如果你沒錢,又不用功-留你做什麼?你對學院一點貢獻都沒有,如果你還能夠靠打工繳交學費,那,就算你有本事。聯考是我不讓你進來,是一種篩選方式,高學費則是另外一種-不是我不讓你進來,是你待不下去。而美國這個地方呢,是就算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沒什麼學問,只要靠百分之一的優秀才人,就可以維持強盛的國力。

而有些科系念的東西,基本上與生命、權益密切相關,如醫學、法律等,這樣給那些有錢卻不用功的學生念,不會有問題嗎?所以,像這些學科,就必須要放在學士後。而到了學士後階段,則會用更嚴格的標準,每年篩選學生。

不同於日本人不信任大學教學,而相信企業內部訓練,美國人則是希望你在學院中就可以做出一套頂尖的東西,因為美國人以為,最優秀的人才,不會是像日本那樣,進入既有的大型企業中工作,而是在擁有了自己的獨特能力與技術後-例如發明個全世界最厲害的網路搜尋引擎什麼的-然後自己創業,創造更多商業的可能呵!

然後,我這個朋友跟我說了個故事。

從前從前,在東亞一隅有個小島,這個島上一開始所實施的,是日本式的教育,在中學的時候一樣是面對大學窄門與聯考壓力,學生如果可以考上大學,一樣也是「由你玩四年」。不過,中間出了一個差池,狀況就變得跟日本不一樣-日本的大學生畢業後是要去大企業當中就職,這個小島上呢,當時除了一個專制政府之外,就沒有什麼大企業了,所以,最優秀的畢業生的出路都不是留在國內的企業,而是去了美國。

去了美國,可能又去念了個學位,因為經過當年聯考的壓力,所以在美國的學院中也生存了下來。之後,結了婚、生了小孩,就突然發現,原來美國人的少年時期是這個模樣,而當初自己在同樣的年紀,每天卻都像是生活在惡夢當中一般,怎麼會是這樣呢?我們這一代辛苦一點沒關係,但是下一代還是這樣,那就未免太可憐了。

他們又帶著小孩,以及從美國得到的經驗回到了小島。小孩在美國是這樣長大的,姑且不論將小孩放回這種環境會不適應,看到同文同種的下一代還要經歷這種生活,也是於心不忍,一定要改革。壓力的根源是哪裡呢?莫過於聯考。

接下來的一切就在於怎樣剷除聯考。對付聯考用上了幾種手段,一種是針對聯考的形式本身,所以就多增加幾種大學入學方式,另外一種呢,則是為了避免因為大學招收人數少的錄取窄門所造成的壓力,所以就增加大學的數量,讓一些原本的技職學校也都升格成大學。但是在對付聯考的時候,大學本身的教育卻沒有什麼相對應的改變。

而只改變入學方式、大學數量,而不改變大學的其他方面,問題就來了。

一方面,不改變大學本身的教育方式,很難完全根絕聯考的陰影-前陣子有多少人聲稱台灣的醫學系學生因為聯考分數比較高,本身就很優秀,在畢業之後國考如果太嚴格就會造成醫師人數不足,想要在台灣當醫師當然就要通過嚴格的聯考才行-光看這種論調,就知道升學壓力出在什麼地方。所以多年之後,就算多元入學也實施了,大學錄取率也到百分之百了,還是可以看到教改人士徒呼負負。

另一方面-他說-如果不是像醫學院這樣的院系 ,拿美國式的中小學階段銜接日本式的大學階段,聽起來就等於是拿不讀書的中小學階段,銜接不讀書的大學階段,而在這個小島上,在你大學畢業之後,也沒有什麼企業願意做內部訓練,那到底應該要在哪個階段讀書呢?要在哪個階段作為培養優秀人才的精華時期呢?

「真不知道現在的大學生都在做些什麼?」我這位朋友說。

「都在打工啊。」我說,「我看到的大學生,都在打工。」

在大專院校變多了之後,同時可以看到的,就是學費變貴了,而學費變貴的同時,卻又沒有變成那種高學費但是同時有高額獎學金的制度,而是剛好可以讓家長覺得負擔很大,而獎學金仍只是聊勝於無,沒有任何一點讓人可以用獎學金完成學業的希望。

要支付大學學費,就要打工,而且不管在校的表現有多麼優秀,還是要打工,在知識上的努力立即換來的是經濟上的懲罰(順道一提-為什麼努力賺錢交自己的學費不能減稅?)。有什麼狀況是比拿不讀書的中小學銜接不讀書的大學階段更糟呢?就是銜接還要不斷尋找與個人學能沒什麼幫助純粹出賣勞力的打工的大學階段。

-說到這,就和這位朋友各自喝了半杯茶。半晌無言。

35 thoughts on “日本的與美國的還有把這兩套混在一起的教育

  1. 台灣就是政客的實驗室… 這些官員出國考察只看表面… 東湊西湊… 根本就不是全盤規劃… 不過這能怪誰… 這些狗官都是人民選出來的!?!?!?!?!?!

  2. 米國自己也有 no child left behind 和 SAT/ACT/AP 標準化測驗的弊病(像是有中學生拿處方藥來增強記憶力)。

    日本的終身聘用制逐漸瓦解後,加上 NEET 問題,也是一團混亂中。

    台灣是不太可能比較好,但坦白說,我還真想不出世界上有那個地方現在算好的了。

  3. 有兩點
    1) 在區分日本與美國的教育差別,你們忽略了體育與美育,30年前生活窮忽略還過的去,但是以現在與未來的人才需求,這兩項能力養成變的相對重要,美式教育的養成並不會在大學前(在學會獨立思考之前)用填鴨的方式扼殺青少年的想像力、創造力,轉為接近美式教育應該是比較符合未來,只能說教改腳步非常慢,慢到令人無法滿意,高中壓力都還沒減輕多少,大學也還在等改革,阻力也要歸於另一批要求恢復聯考難度及念經派的家長。

    2) 對於經濟上許可又贊同中、小學美式教育養成的家長,就算孩子跟不上聯考也無所謂,目標就是送他出國接受國外大學教育,經濟上無法負擔及贊成填鴨聯考的家長,如果學校教的不夠多,就是送到補習班繼續念,現在的學生壓力真的很輕嗎?小朋友從幼稚園就會講英語,這種程度在30年前可被譽為神童了,台灣家長神通廣大,一點也不需要替這群年輕人素質擔心。

    台灣不缺博士、碩士、學士,至於藍領、工人有外勞也不缺,需要的是很多有創新能力的頂級人才,而不是一群人云亦云的人。

    至於大學學費問題、打工問題、及美國大學難易度問題,這牽扯到公立、私校問題,資源分配不均,在台灣獎學金不夠是事實,但靠就學貸款跟暑假打工,有心唸書要畢業也不難。

  4. 我非常不同意weed的說法!
    首先,教改這種東西不比蓋蚊子館,蚊子館蓋了可以拆掉可以移作他用,教改之後,被實驗的對象不能砍掉重練。在台灣教改人士最愛掛在嘴邊的就是教改進度太慢、老師不認真投入、家長守舊反對等等遁詞。
    你講的「創造力」跟「教改」這兩者在台灣根本是背道而馳的成果體現!何謂「適性發展」?打個比方,在一甲地上種10株絲瓜,這10株絲瓜可以到處攀爬,這叫「適性發展」,但是在1坪地種100株絲瓜,這叫做台灣教改!
    像李諾貝爾這些新世界的神只會說美國教育比較自由率性之類的管見,何故?他們自以為在美國環境下人人可以適性發展。他們完全忽略了東方人的教育觀和西方自由的差異性!人人都知道資源有限,如果放任大家去選擇,有人選擇玩,有人選擇運動有人選擇唸書… 最後會達到均衡。可是,一面蓋大學設高中,一面告訴你要自己選擇… 以台灣父母和唯有讀書好的千年遺毒會讓你去當修車黑手?別傻啦!還有人在遊行說要12年國教哩!
    教改把原本的百分考試成績搞成級分,讓本來1分和100分的級距從99縮減成14這種樣子只會造成更激烈的競爭──因為考15和考14實際上差距可能是1分,可是考15和考13差距可能是10分;還有更極端的放棄──當你考30分和考0分都是1分的時候,你還有啥好創造的?
    原本不想念書的人,可以選擇就業,可是滿坑滿谷的大學讓他們必須往上唸──不管你什麼美式還是日式,總之就是去貸款去唸書!然後去失業。
    「有心唸書」的機會成本有多少?高中三年加大學四年的學費或學貸,加上本來國中畢業就去工作的薪資收入,大概是200多萬!把國家搞成這種每個人先賠上一大筆錢然後也不一定有工作做,這樣還是教改太慢?

  5. 想引用您的文章到我的部落格上
    *****

    您所說的也是我這幾年來的不解與困或
    我自己處在面對學生的態度中
    偶爾也回迷失

    我自己堅持對於教育的想法
    家長的想法
    大環境之下的
    上司的想法

    兒什麼是對孩子好
    對教育好

    或者
    在其中的我
    也不是非常清楚

  6. weed:

    所以就你的說法,可以綜合出兩點:

    1. 有錢的家長讓孩子適性發展,然後送到國外念大學。
    2. 沒錢的家長讓孩子適性發展,然後大學打工。

    嗯。

  7. TO Zonble:

    老美的確還讓第三種人進大學

    那就是可以打熱門運動校隊的肌肉棒子

    這種人一方面可以替學校打知名度

    一方面如果進了職業運動大紅大紫還有錢回饋母校
    ————————————————————
    To weed

    “台灣不缺博士、碩士、學士”

    =>這句經典 有百分之百的大學錄取率 私校與技職公然作弊的研究所 當然不缺

    “至於藍領、工人有外勞也不缺”

    =>這句更經典 照閣下的邏輯 羅馬人的社會也沒啥問題 因為有蠻族奴隸

    說不客氣 閣下也算是是有學位卻不讀書的代表

    因為閣下的經典程度 跟窩在宿舍打AOE混四年畢業的碩士比還有餘

  8. Pingback: 偉大的學校總是管你的生活而不管你的讀書 « YORKXIN×YORKXIN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