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在看這個weblog的人有福了,因為您可以看到,國內對於表現主義戲劇的特色,或許終於有了些不同於那些混蛋戲劇教課書的解釋。
當然,要瞭解表現主義的最好方法,就是直接從文本下手。
我的解答:
一、表現主義是德國第一個自發性的文藝運動。德國之前的戲劇文藝運動,像歌德、席勒等興起的「狂飆運動」,是受到了法國浪漫主義的影響,而十九世紀的重要劇作家,則是受到了從易卜生開始的寫實主義影響。
二、在戲劇結構中,表現主義經常不是使用分幕(Act)分場(Scene)的形式,而是Stationen Drama。這個詞彙是德文,在英文與中文中我還沒有見到可以相對應的詞彙,我先暫時翻譯成「分站戲」。這種舞台形式是將戲劇結構分成許多的站(Station)與畫面(Picture),這種形式來自於中古的宗教戲劇,所謂的「站」,就是指戲劇演出不只是在同一個舞台上,例如演出一部「天路歷程」來說,分別就從代表人間、地獄、天堂…等等,依照進程,在不同的舞台上演出,每個舞台就是一「站」,每一「站」中可以繼續分為「畫面」。畫面還可以分為「實際劇情畫面」或「夢幻畫面」,相互穿插,「夢幻畫面」呈現的是主角的夢境,或其他具有隱喻意味的故事,表現在這段劇情中主角的想法。
三、採用「分站戲」結構的原因與表現主義戲劇強調的主體性相關。表現主義戲劇的劇情往往強調一個主要角色的生命經歷,在生命中對於某個目標的追尋,例如Kasier的《漫漫長夜》、Toller的《轉變》等。而其他次要的角色往往就是主要角色意念的投射,角色往往沒有名字,而就是以「男人」、「女人」、「工人」表示。
四、表現主義雖然手法抽象、夢幻,但是所表現的內容卻是非常的接近現實,對於當時德國在大戰期間的政治、戰爭表達強烈不滿,以及想要創造新社會的理念。
五、角色台詞「將對話壓縮變形,使其變的短促、神秘、費解」。換言之,就是角色採用以詩的形式進行對白。角色對白要表現的意念,非常直接,甚至某些批評者認為幾乎是在說教。
然後這是我的表現主義實驗:《星球毀滅的最正確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