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前一篇。
雖然就某種意義上來說,只要是任何具備衝突性質的社會事件,我們都可以稱之為是一種「行動劇」,但是就我的直覺中。在台灣社會中的概念中,「行動劇」一詞,還是具有其他特定的指涉。我整理了最近兩個月媒體所報導的各種所謂行動劇,當中大概具備幾個特性,是:一、群眾場外抗議使用,二、在媒體記者會場合上使用,包括造勢記者會、抗議記者會、宣導記者會,三、某些晚會或園遊會之類活動的一部份。
所以,我這樣的一種解釋或許可以成立,「有一種」行動劇是:「在記者會場合,以簡短戲劇方式演出,主辦者在媒體前試圖表現自己的意識形態,而媒體可以藉由這種演出,滿足拍攝的需求,以及新聞稿件的篇幅需求,這類的形式,台灣許多媒體稱呼為『行動劇』,而透過媒體傳播,台灣社會也普遍接受『行動劇』這個詞彙,可以用來稱呼這類演出/記者會形式。」
但是做出這個解釋,馬上就會遇到一些問題。這個月十五日,立委李慶安與師大國文系教授蔡孟珍在立法院舉辦了一場記者會,在記者會中主張,在今年的大學入學考試國文考題中,出了一題關於湯顯祖的崑曲《牡丹亭》劇本的單選題,考題中問,杜麗娘在「遊園」的時候,心中的心情究竟如何,學者主張考卷中的四個答案中,沒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同時直接在記者會場上演出杜麗娘「遊園」的片段。
這樣的演出是在記者會上,演出的目的也不僅只是為了所謂的戲劇的藝術性,而是有很明確的社會目的,企圖透過立法委員的政治力量以及媒體的力量,扭轉、改變大學入學考試的結果,在記者會上演出崑曲,與其他記者會或抗議場合演出行動劇的動機,是對某種認定的真相的展示,在目的上都視同的。但是這樣的演出並沒有被認為是行動劇,在記者會場上,很明顯,目的是為了要傳達崑曲當中的精確意義,在媒體的報導中,不會用常見的筆法這樣寫:「學者在記者會上演出崑曲行動劇,借此表現他們對大考中心國文考題的不滿」。
在記者會上演出崑曲,崑曲還是崑曲,而不是一般觀念當中的行動劇。
問題又來了。崑曲不能夠是行動劇嗎?行動劇不能是崑曲嗎?
將這兩者之間切割開來的是什麼?很可能是一種對於形式的認識。在崑曲與行動劇之間,可能存在著傳統與現代、過去與現在、雅與俗、精緻藝術與群眾運動種種的兩元對立觀念,那麼,如果要了解在印象中、一般觀念中的所謂行動劇,似乎又必須要從形式著手,賦予一種形式上的描述與意義?
這個崑曲的例子恐怕不能說明崑曲能否成為行動劇
如果今天有人要用崑曲的唱唸做表演出一段崑曲行動劇我想是可以的
只是行動劇之所以是劇 正因為一個後設的非劇的存在做為出發點
就像是一般粗糙的行動劇 會有一個主持人 或是一群非演出的.戲外的工作人員
說明他們的理念是什麼
然後有幾個演員 將他們的概念化為戲劇表演
當然 所謂的主持人和工作人員 他們一舉一動其實也都是眾人.媒體眼中的一種表演
甚至觀眾和媒體本身也是隨時都在表演給他者觀賞的
但是 一般會特別標明出行動劇的 或是決定採用行動劇形式申訴其理念的感覺至少是有意識的.為了表現出某種概念(通常是社會不公)而在特定場合採用戲劇的方式說明他們的處境
其目的是理念 不是藝術本身 所以通常不追究手法之優劣
而這裡的”戲劇”定義通常是狹隘的
否則不只是科四海舉牌是行動劇 陳幸妤打鏡頭是行動劇
小S面帶微笑地逛街也是行動劇
這個崑曲的例子
是在重現藝術經典的片段 就像是打開原作劇本去討論他真正的涵義是什麼
就像是哈利波特進入瑞斗的日記去看幾十年前的回憶現場
演出此崑曲的目的是藝術本身
那場記者會重點應該是在研究原典的意思是什麼
而不像一般行動劇先有理念才想辦法將理念化成行動劇
崑曲本身已是出發點
我想 科四海本身不是戲 因為他是原典 模仿科四海才會被人稱作是戲
然而 科四海也是戲 但他只成了另一齣粗製濫造.力量微弱的行動連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