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戲劇」的偏見

《中國時報》本月二日刊登了一篇由王儷靜、方念萱所寫的投書〈是新聞或戲劇?〉(不知道這個連結可以保持有效多久)。內容大意是,《蘋果日報》上刊登了一則報導—〈每天看美女,男多活五年〉,兩位老師後來去翻閱《蘋果日報》中所引述的新聞來源,包括中國大陸的新華網以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等,都不能夠充分證實《蘋果日報》所說。最後,兩位老師說:

⋯如果新聞報導的消息來源語焉不詳,而摘錄的消息又為方便讀者觀眾應用、引伸而脫離了科學研究的脈絡,新聞報導固然發揮了戲劇效果,但也就不成其為新聞了。

男性為延年益壽而端看美女是否就真有新聞報導所言奇效,我們不得而知;我們看這樣的新聞報導,卻是真的難以心平氣和。

就算找不到該則報導足以充分佐證的來源,兩位老師還是語帶保留的,認為看美女是否能延年益壽是「不得而知」,但兩位老師十分肯定、言之鑿鑿的說,這樣的報導必定有「戲劇效果」。—不知道在這邊所稱的「戲劇效果」,是哪一種效果?亞里斯多德的《詩學》主張的是戲劇有滌淨效果,布雷希特的史詩劇場強調的是疏離效果,儀式劇場強調的是神聖的儀式效果,不同的戲劇流派,不同的劇場思想與實踐,都冀望產生不同的效果,而有多少人為了不同的效果絞盡腦汁,而一則查證不詳的報導,就可以簡單輕鬆地獲得「戲劇效果」。

這樣說或許有點像是挑語病。我們可以說任何經過安排的、假扮的表演,就可以說是戲劇,或用了戲劇化的手法,但是這邊所用的,是「戲劇效果」,戲劇有什麼效果,就牽涉到了對於效果的定義與解釋,涉及評價的標準與標準背後的意識形態,也就是,說到「戲劇效果」,勢必會討論到某種詩學。但是在這邊,「戲劇效果」的產生方面的問題被簡化了,似乎是將查證不詳的報導,就類比成「戲劇」,同時或是為了在這樣的投書中表現出對於社會的關切,或是要強調查證不詳的報導必然對社會有什麼影響的「效果」,兩者加起來,成為在這裡所稱的「戲劇效果」。

傳播學院中的老師在討論到晚近的台灣媒體現象的時候,很喜歡用到戲劇這兩個字,但是再說戲劇的時候,又不是從文學的、或劇場的出發,說傳播學院中的老師未必多瞭解戲劇,說他們對於劇場無知,好像未必太過份。他們討論到戲劇的時候,並不關心更廣闊的對於戲劇的定義,以及實際看看古今中外的戲劇,他們在使用戲劇這兩個字的時候其實並不關心戲劇,倒像是用來描述他捫心目中不應該、不正確的、應該檢討的新聞報導所用的代名詞,一種偏見下的產物。

楊意菁今年四月發表在《新聞學研究》七十九期發表的〈民意與公共性:批判解讀台灣電視談話節目〉(很奇怪,現在《新聞學研究》不提供全文了,原因不詳),也有著類似的問題,楊意菁在這篇論文中,觀察了兩三年的《2100全民開講》節目,而懷疑台灣的談話節目是否能夠呈現民意,原因是這類談話節目使用了「戲劇化」手法,刺激節目中的對立以及衝突,為什麼「戲劇化」就不能夠呈現民意,卻又語焉不詳。這樣的批判中對於《全民開講》有著一種強烈的媒體道德的姿態,「戲劇化」是不道德的,但是對於《全民亂講》這種更進一步使用戲劇諧擬的節目,卻又是不置一語或是詞窮—用同樣的邏輯,《全民亂講》不就更不能夠反應、呈現所謂的民意了?可以這樣類比嗎?

就我看過問題最大的,還是蔡琰、臧國仁在〈由災難報導檢討新聞美學的「感性認識」:兼談新聞研究向美學轉向的幾個想法〉等論文中,所建構(其實用拼湊這個字或許更貼切)出所謂新聞美學。先不管這篇論文犯了多少在大學中的美學通識課就該學到的錯誤,這篇論文將戲劇與新聞之間的兩元對立關係,就建立在新聞必須建立在某套規範上,而他們心目中的藝術創作是沒有規範的,根據是轉述過的亞里斯多德理論,看到了「理想」兩個字,就以為是可以天馬行空,這種對於理想的解讀,跟把「新聞寫作應該要符合公正客觀的理想」中的理想,解釋成新聞報導可以不受規範亂寫,是差不多的意思。這邊所提到的戲劇,實在距離亞里斯多德所稱的悲劇甚遠,而是前述那種不符合某種規範的新聞報導的偏見的投射,然後又直覺想到戲劇式一門所謂的藝術,蔡臧的新聞美學,就是根本不管戲劇,也不管美學,把不符合新聞規範的東西直接當成美,再牽強的想辦法自圓其說。

這麼做結吧。《蘋果日報》的報導,是否就真有報紙投書所言之「戲劇效果」,我們不得而知;我們看這樣的報紙投書,卻是真的難以心平氣和。

12 thoughts on “對於「戲劇」的偏見

  1. 關於『代名詞,一種偏見下的產物』:
    其實幾乎大部分的詞,都跟原本的意義多少有些不同。
    譬如『牛郎』『西施』『小弟弟』『小妹妹』『炒飯』等

    這是種必然的現象,畢竟語言與文字是會演化的,不同的時代與環境,
    就會被賦予不同的意義。太拘泥於詞句的原句而忽略了人類習慣的變遷,
    將此認為是偏見而忿忿不平,那人生就太辛苦了。

  2. 如果各種學術論述的用語,都可以用所謂習慣的變遷任意加入偏見的話,這不是人生辛苦不辛苦的問題,是這樣的學問實在太輕鬆,而輕鬆獲得的學問拿去教人,這叫做誤人子弟.

  3. 怪了,為何獨罵蘋果?這件事可是當日各電視新聞的大熱點呀。

    再說,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某文,也未必嚴謹科學。現在為藥廠為利益做嫁的「科學研究」多著呢。到底是期刊某文的問題,或是蘋果引用的問題,或是大眾對於科學期刊的科學嚴謹的認知的問題,才是討論前提吧?

  4. 我哪污辱期刊了,以前seminar的文章就是那裡找來的。大大小小的期刊,充斥著大大小小的利益。「男人看美女會活的久一點」由nobody說出是謬論,由標榜「科學期刊」說出(不管到底有沒有某文),就成了聖旨,這才是問題所在。如同台灣某些翻譯書的前言與序,隨便找個念心理的教育部長背書,於是不嚴謹科學的性學研究就科學了,愛胡搞就成了人類這種動物的天性了,而且還是「進步的演化天性」,真他x的荒謬。

  5. 咳,我應該說清楚一點,我的重點在於,不管期刊到底有沒有類似研究,讀者有沒有自己分辨的能力。畢竟,謠言之所以為謠言,不在於有沒有人做過研究,而是因為謠言不夠科學嚴謹,所提出的證據不夠有說服力。

    至於該「傳說中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某文」,其實不早就看過了嗎?

    This is not a joke. It came from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Great news for girl watchers: Ogling over women’s breasts is good for a man’s health and can add years to his life, medical experts have discovered. According to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Just 10 minutes of staring at the charms of a well-endowed female is roughly equivalent to a 30-minute aerobics work-out” declared gerontologist Dr. Karen Weatherby.

    Dr. Weatherby and fellow researchers at three hospitals in Frankfurt, Germany, reached the startling conclusion after comparing the health of 200 male outpatients – half of whom were instructed to look at busty females daily, the other half told to refrain from doing so.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after five years, the chest-watchers had lower blood pressure, slower resting pulse rates and fewer instance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exual excitement gets the heart pumping and improves blood circulation,” explains Dr. Weatherby. “There’s no question: Gazing at breasts makes men healthier.”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engaging in this activity a few minutes daily cuts the risk of stroke and heart attack in half. We believe that by doing so consistently, the average man can extend his life four to five years.”

  6. 我是說,不管期刊的文章充滿著什麼樣的利益,期刊是中性的,論述是否符合科學還是有完整的篩選。除非整個系統崩壞,說他們未必嚴謹科學實在對科學有太多不切實際的期待,跟那些以科學期刊為聖旨的人是同樣一種人。

  7. 我說「某文」未必嚴謹科學,「你說」我說「期刊」未必嚴謹科學,這跟我對科學的「期待」有何關係?

    再說,許多科學研究都未必嚴謹科學,都不是中性的。

  8. 如果用嚴謹態度去分析某論調=>科學
    如果用期待想法去探討某論調﹦>非科學
    重點不是期刊夠不夠中性吧!而是自己看他夠不夠中性。

    “我們看這樣的報紙投書,卻是真的難以心平氣和。 “
    我覺得這就已經在生活中發揮戲劇效果了。

    〈每天看美女,男多活五年〉
    不過我喜歡這個標題。

  9. 認同孟睿說的
    其實很多人沒學過科學卻老是大談科學
    做研究投槁國際權威期刊並被接受是很不容易的

    我蠻懷疑上面有幾個人真的做過研究投過稿件?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