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常識的熱血叫做白爛,缺乏反省的熱血叫做災難,人家說什麼你就信什麼,說這是公民新聞你就真的相信這是公民新聞,這叫做教條,不做功課的集結不叫串連叫做動員,對於自己立場與外在客觀不做任何準備就急於無目的的有效率,報導者與被報導者之間的關係不做任何思索就產生的資訊不叫新聞叫做宣傳,把傳聲當成發聲,被人賣了還幫人家數鈔票,這叫做蠢蛋。
今天假如說只要有個什麼投稿區就可以說是全民參與了,那,你現在所看到的每一家傳統平面媒體從民國八十二年開始,都有投書的看版,蕃薯藤的公民新聞,到底有什麼可以讓人趨之若騖的獨到之處?而就現場的參與而言,蕃薯藤就明目張膽的說,是要經過蕃薯藤的的挑選,蕃薯藤這樣一家商業公司挑選的標準是什麼?有沒有貼出透明的挑選機制?這樣的機制有沒有被人檢視過?參與者的名單在那裡?統統看不到。 宣稱是公民參與,為什麼沒有透明的機制?
蕃薯藤似乎後來拿掉了部份的相關消息。根據言之無物上的這篇〈成為記者,台灣的blogger準備好了嗎?〉,蕃薯藤身為主辦單位之一,邀請所謂的公民記者報導自己主辦的活動,還要在現場進行一個半小時的公民記者培訓,不知道後來有沒有真的實施這場培訓,因為後來沒有看到相關的訊息。記者培訓本身是很好,誰來做都好,就除了被報導者、主辦單位來做,就一點都不好,我不知道在這一點上傳統新聞學與台灣所謂公民新聞學有什麼差別,我只能夠比喻,猜猜看如果在民主黨大會上,民主黨宣稱要給來自IMC的採訪者一堂新聞訓練,會是什麼樣子?
老實說,不管後來到底有沒有,一開始宣稱在會場上要進行這種什麼公民記者培訓,基本上就透露了主辦單位對於參與者的根本不信任,而這種在活動基於不信任所做的培訓,就一家商業公司而言,通常就是在訓練那種臨時找來的,一個小時九十塊錢的工讀生。而就最後所看到的成果其實也差不多,熱血青年還真的被當成是蕃薯藤員工,以一個什麼公民新聞的響亮口號,找來對於健保議題沒什麼了解的熱血青年(這個名詞您也可以自行用本文第一段中所使用過的任何名詞替換),然後最好能夠根據主辦單位「公民記者培訓」所設定好的遊戲規則操作。
熱血青年還會繼續引述別人說些什麼「傳統新聞學的一個盲點,在於新聞來源不夠多元,且相當倚賴既有的權力架構。」而我實在想不出來,在主辦單位打算施予統一的記者培訓,熱血青年對議題又不做功課的狀況下,能夠怎樣更多元?
這就是公民新聞學嗎?隨便了,你怎麼說就怎麼算。蠢蛋。
非典型勞動如何在社會上取得正當性,這或許是新聞學之外值得一問的論題?
Pingback: EVALS TEN
我也很想知道,蕃薯藤有沒有得到活動經費,還是自掏腰包來辦。對一個號召 blogger 的活動來說,這一部份的資訊公開是很重要的。
我覺得,蕃薯藤辦的活動,事實上是「公民會議邀請經過審查的 blogger來報導」。這樣的活動形式,至少還可以算是台灣的先驅啦,仍然是一件好事。如果能鼓勵一些活動安排 blog 寫手的席次,對 blogger 不無好處。
只是,我覺得使用「公民記者」這樣的詞,跟活動內容似乎不太相稱。「Blogger 出席採訪活動」與「公民記者」,畢竟是有相近意涵,但不能混為一談的兩件事情。
一個連結沒做好。
喔?覺得煩是嗎?我看閣下倒是很樂中於取得什麼公民記者這種身份的。
剛剛看一下系統紀錄,charlesc早上十一時是從210.58.101.6這台機器連到我這裡寫留言,而這台機器的反查名稱是6.hq.yam.com,總之是蕃薯藤內部的某台電腦;另外,這台機器每隔一個小時,也會固定抓取一次我的 RSS feed,看起來用這台機器的人,也固定在看我的網站,應該不是一台公用的電腦,而是一台辦公的電腦。兩個條件加起來,就是charlesc在上午十一點在蕃薯藤辦公,而繼續推論下去,就是charlesc是蕃薯藤的員工,那麼當charlesc說:「整個公民新聞的計畫,從發想到上線執行,不到三天」,他為什麼會知道呢?在他是員工所以他知道這樣的演繹下,就可以成立了。
我想,這些資訊應該可以幫助我們的討論。
只是路過~哈哈哈~路過
Zonble’s 引用你的本文內容一下 ..
如你所說,活在台灣這塊愚蠢的土地上,好處就是每天都有笑話可以看。
Pingback: Kyoga@blog
Pingback: 爵士狗 汪汪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