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墘」這個字也可以作為現在中文電腦上中文資料之錯亂的一個例證。

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這個字出自於閩南方言,或許就因為如此,於是出現一個奇妙的現象:在生活中其實算是常用字-在台北縣板橋有個地方叫做埔墘,如果我打算走光復橋到市區的話,就會經過這個地方;但另一方面卻又完全像是個罕用字-我手上的幾本字典(康熙字典、東方書局字典、正一書局字典),都沒收錄這個字。

教育部國語辭典中,「墘」這個字在國語中的發音是「ㄑㄧㄢˊ」(qian2),在日常生活中也的確唸作這個音。可是呢,一、二十年前的注音輸入法的設計者,卻又不知道是根據什麼地方的資料,將這個字標上了「ㄑㄧˊ」(qi2)這個音,一直到現在,無論是微軟新注音或是「ㄅ半」注音輸入法,都只能夠透過這個音輸入,用「ㄑㄧㄢˊ」是打不出來的。

最莫名其妙的,還是 Mac OS X 上面的字元面板中的資料:注音標為「ㄑㄧˊ」,但是拼音卻是「qian2」,同一個字的注音與拼音資料,居然會是不一樣的發音。

亂七八糟

6 thoughts on “

  1. 嗯, 同樣的還有醱酵的醱字, 我用倉頡法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注音輸入法卻是ㄆㄛ\, 一般的讀法似乎都是音[發]ㄈㄚ, 就不知道究竟哪個才對?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