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二代健保的規劃實在不像是一種保險,你怎麼看,都覺得是按照稅金的想法規劃。尤其是所謂的按戶徵收這項設計-有時候,台灣新聞媒體上的用詞真是不清不楚,一開始我還以為是按照戶口名簿上面的口數徵收,多看幾篇才知道原來這邊所謂的戶,是所得稅戶-讓你在試著計算到底保費會變成多少,就覺得,目前所討論的設計,就是從你的總收入中,直接抽走百分之三的稅。
如果健保是一種保險的話,那麼,我擔心我以後可能會生重病,我想要現在多繳一點保費,卻也沒辦法。而如果是一種稅,而且在討論的時候,還經常強調現行的制度,讓很多有錢人負擔很少,甚至不用繳交健保費,強調公平(這裡看到的公平,讓你想到的都是稅賦的公平),那,一律收取收入的百分之三的想法也很怪-不是應該累進徵收嗎?你看到的,反而是年收入超過七百五十萬者,衛生署就覺得富人繳納所得百分之三太多,至於收入低於十二萬元,又覺得你不繳健保費不行,又變成以一戶中的口數計算。
許多關於二代健保的報導,實在讓你百思不得其解,例如聯合報四月30日的報導-〈年收75萬以下 6成家庭二代健保保費減〉,裡頭這麼說:
如果年所得超過七百五十萬元,不管超出多少,換算每人每月保費為一萬八千七百五十元,例如名模林志玲,一家四口一年的保費要九十萬元。
18750 乘上 12 個月,二十二萬五千,剛好就是七百五十萬的百分之三。按照上面的說法,如果你年收入七百五十萬,那麼,你自己一個人單獨一戶,你的健保費就是二十二萬五千,但又說一家四口是九十萬,是七百五十萬的12%;於是,聯合報上面這則報導,讀起來就讓你覺得,這個設計在鼓勵有錢人應該拋棄撫養父母子女,另外申報父母子女的健保費?
媒體又說,二代健保的設計,會加重單身者的負擔,可是很奇怪,如果夫妻兩人都有收入的話,合併計算的健保費卻是增加的,你可能寧願分開繳交;同時,你怎麼算,夫妻兩人都有收入時,分開申報綜合所得稅,還是比合併申報來得少。與其像是媒體所說的單身懲罰條款,可能更像是對於都去賺錢的夫妻的懲罰條款。
※
說到健保費,前幾天跟我往來的信用卡公司,在下午時間打了我的行動電話:
「您好,我們這邊是中國信託。請問是楊先生嗎?」
「是。」-當信用卡公司打來,你大概會想到,是不是你的信用卡出了什麼問題。我從來沒有積欠過卡費,會不會是有人盜刷信用卡之類的?
「楊先生是中國信託的長期客戶,而且信用良好,本公司為了答謝眾多客戶長期對本公司的信任與支持,首先向您致謝,之外,我們也希望可以為楊先生提供一些珍貴的理財資訊。-楊先生現在應該每個月,都需要繳納健保費吧?」
「是。」
「我們都知道,我們每個月都要繳健保費,不管有沒有生病,都要繳健保費。如果說,我們一年下來,有一些病痛的話,健保費可以支應我們的醫療費用,但相反地,如果我們身體都很健康,什麼病痛都沒有,如此一來,對我們來說,這一年下來所繳的健保費,就等於是浪費掉了,實在是很可惜,對不對?所以,如果有一個機會,是可以讓您把沒有用到的健保費拿回來,楊先生您有什麼感覺呢?」
「所以你們中國信託可以幫客戶把健保費拿回來?」
「呃,不是的。我們都知道,健保費進了國庫之後,就是不可能拿回來的。尤其是像現在政府財政黑洞這麼大,要你多繳健保費都來不及了,怎麼可能讓你拿回健保費呢?總之,如果有一個機會,可以讓您把健保費拿回來,楊先生您有什麼感覺呢?」
「…我覺得你在耍我。」
「不是這樣的。我們今天想要告訴您的是,我們其他的保險,其實也都跟健保費一樣,都是需要先把錢繳出去,以後不知道會不會用到,如果有這樣的一份保險,楊先生您有什麼感覺呢?」
「我的感覺啊,我感覺…你要賣保險就賣保險,你跟我扯健保費做什麼?」
「因為楊先生是我們非常寶貴的顧客,所以,我們特別跟楊先生分享,中國信託最近與一位神祕嘉賓,一家優質的國內保險業者,為了中國信託的寶貴客戶,量身訂做,特別設計了一份優質的保險方案。這份保險完全滿足青年的需要,同時包含了人壽保險、意外保險、以及…」
「-哪一家保險公司?」
「呃?」
「什麼神祕嘉賓的,哪一家保險公司?」
「是…大都會人壽。」
「總之,你想說的就是-中國信託與大都會人壽合辦一份可以將保費拿回來的保險。這樣幾個字?…不到三十個字的事情,你打算講多久?現在是上班時間,你有工作要做,別人也有工作要做,可以了嗎?」
※
聽說最近流行所謂的「說故事行銷」。
分明是說廢話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