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圖一張

paint.jpg這次的客戶是一個與政治學學術相關的案子,因為主題的關係,客戶希望能夠呈現出「在邊緣上思考」的感覺,或是什麼「將邊界去除」、「模糊」的意涵,就我的理解便是,這種東西若要用圖像表現,大概德西達所說,要像鞋子上面的鞋帶那樣,鞋子有外面與裡面,但是鞋帶卻在這裡外之間不斷的出入、不斷的纏繞…。客戶說可以參考Escher畫的一些東西,例如兩隻互相拿鉛筆畫著另外一隻手的手,還是什麼於變成鳥但是鳥又變成魚的畫面,但是,幫幫忙,人家是大師…。

從客戶的計畫書上,有提到一個主題是,不要讓政治只成為敵我對立的實踐,要察覺自己對「他者」的想像等等,所以這麼胡亂實驗看看:用天空/水面、老鷹/大魚搞出一套兩元對立,然後隨便畫畫這個兩元對立的關係在咬來咬去,再隨便擺個愁容滿面的怪臉,看起來像是在「思考」的樣子,花了三四個小時先隨便畫出來。好像透圖怪怪的,另外在畫面下方的墨色也應該要繼續調整,想想應該還可以放進去一些裝飾性的東西,細節懶得再去畫,累死了,想睡覺。

悖論、悖論…無時不刻都可以見到悖論

「我們為了要更團結所以必需不團結。」
「我們為了要不分裂所以必須要分裂。」

剛剛收到一篇,在南方電子報社群上某位許見山君的文章〈工人團結與貴族工人──有關 928 教師會遊行的一個另類看法〉,大抵上裡頭的觀點就是,許見山君認為全教會過去是國民黨政權的羽翼,所以去年九二八遊行,只是為了維護過去的特權,他們是「貴族工人」,不是真正的工人運動。所以當全教會成為了工會,會延續過去的霸權,反而打壓了長久以來的「真正」的工人運動。

所以許這麼說:

差別待遇,是統治階級用以分化被統治人民的一個手段。若以工人階級的自發性慣習傾向而言,工人們總是會依照自己行業職別和生活小天地來識別自己的利益所在,並且走上各自為政的階級分割化道路。若是要破壞工人團結的力量,當然會見縫插針,極盡分化之能事。各國資本家都知道利用差別待遇來分化工人階級。工人運動應該把抗拒和反對這種差別待遇,當作是一個原則性的問題來堅持。不能夠堅持這個原則,就很難維持工人的階級自主性和階級團結。這並不是等同於主張絕對平均主義,而是反對資本家、統治集團和國家機器,以物質利益來分化工人階級,也反對工人階級在差別待遇誘惑下分裂。

是的,你反對工人階級在差別待遇的誘惑下分裂,但是你今天認為全教會跟你有差別待遇,然後還說:「台灣左傾知識分子,可以無條件支持台灣全教會嗎?可以呼籲台灣工人也去支持嗎?」這不就是要你所謂的「左傾知識份子」、「台灣工人」去跟全教會鬧分裂嗎?你這不就是已經因為差別待遇在搞分裂了嗎?

這年頭的人是怎麼回事啊?

關於天線寶寶

Tingky Winky

國外關於天線寶寶(Teletubbies)的討論相當多。其中討論似乎偏重天線寶寶節目對於兒童的性別建構方面的議題,例如在某篇網頁(另,這個網站很有意思,上面居然有在賣傅科與紀登斯的芭比娃娃)上便指出,天線寶寶裡頭充滿許多與同性戀相關的符號意義,例如四隻天線寶寶裡頭最大的那一隻丁丁(Tinky Winky)頭上的觸角是倒三角形,這是屬於國男同性戀的徽記,而丁丁的顏色是紫色的,也是屬於同性戀的顏色符號,此外,丁丁的專屬配備紅色提袋,是屬於女孩子的性別表現,但丁丁的聲音卻是男孩子的,所以丁丁逐漸成為在男同性戀社群中受到歡迎的角色。此外,天線寶寶頭上的觸角/天線,其實也就是看似沒有性徵的天線寶寶的性徵,所以像最小的一隻紅色天線寶寶小波(Po),因為頭上的觸角是圓形的,所以可以判斷為是女性。

似乎符號的分析一直以來似乎都與精神分析有著合流的傳統,甚至來說,在任何圖像裡頭我們看到與中心相關的意義,都可以將這個中心與陽具劃上等號。不過對我而言,天線寶寶是讓我皺眉,但讓我皺眉的並不是因為前述的原因,而是因為天線寶寶似乎是前所未有的、人機一體的賽伯人(cyborgs)形象。
Continue reading

悖論(三)

一堆悖論的合集。

「你們全都被過去所受的訓練框架住,限制住。但是從現在開始,你們採用我的方式,根據我在認知心理研究所獲得的方法,一步一步照作,就能夠啟發出真正的創意。」
—某國立大學新聞系某教授

「我會這麼做,就是希望你能夠獨當一面。你要能夠獨當一面,就是要排除所有的控制與干涉,所以我才會說,以後你有接到什麼案子,只要跟我一個人說就可以了。」
—高雄某印刷廠老闆

「只要時機成熟,馬克斯主義者是不會等待的。」
—台大某自詡進步的團體的某成員

「有一件事情你必須絕對相信,那就是你必須懷疑所有的事情。」
—我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