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受到了某種制約反應,每當讀到「首位」、「第一位」或「第一次」之類的字眼,就會不自主的感到懷疑。像上一篇提到,我讀到臨界點劇團說他們明年初搬演布雷希特的《勇氣母親與她的孩子們》,是在台灣的舞台上第一次演出一樣,這兩天我無心翻閱了一下學弟妹們所編輯的實習報紙,又突然有了這樣的反應︰
消逝一甲子 《高砂館》風華再現
台灣首位劇作家林搏秋作品 道出日據時代人民認同危機【記者翁武瑛台北報導】遙遠的一九三七年,基隆港灣邊的等待與失落,台灣第一個劇作家林摶秋消失一甲子的作品《高砂館》,十七日到廿一日在台灣大學古蹟劇場重建,舊時代風味十足。
很慚愧的,我對台灣本土的戲劇史很不熟悉,不過與林摶秋這位前輩劇作家同時代者,還有吳維賢、楊逵等前輩作家,除了都比林摶秋年長之外,吳維賢當時還有「台灣新戲第一人」之自稱,在更之前台灣還有許多的傳統戲劇表演團體在從事傳統戲曲的創作,我不太能夠理解「台灣首位劇作家」這樣的稱呼是從何而來。
以我受過的新聞科班訓練以及對編採流程的淺薄了解,會出現這樣的新聞稿,很有可能是記者對消息來源提供的內容全盤一字不露的轉述,而沒有再做查證,但是,到底是誰、哪位戲劇研究者提供了這樣的說法呢?我還頂好奇的。
吳維賢
好像是張維賢吧?
對,是張維賢。
奇怪,最近怎麼一直寫錯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