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y, Peter,《史尼茨勒的世紀》,台北:立緒,2004。有的時候會覺得有一些感嘆,在台灣,一本以一位劇作家為引的十九世紀歷史研究還有機會出版,但是劇作家在當時所寫下的種種劇作,包括膾炙人口一時的La Ronde(現在台灣多翻譯為《輪舞》,但其實我比較喜歡二十世紀早期的翻譯名稱《連環夫妻》)卻似乎沒有同等的機會,這些作品就只能夠在一些文學院的學位論文中提到,然後這些論文又只能夠在圖書館的書架上生灰。
話說回來,我也頂佩服出版社的包裝,例如可以取出「布爾喬亞一百年.一個階級的傳記」這樣又臭又長的副書名,這樣的七言上下聯,其實只要用「布爾喬亞百年傳記」就可以說完了?不是嗎?另外,在書中譯者加了許多幫助讀者的詳盡譯註,詳盡到實在讓人覺得,真是囉哩八唆甚至打亂閱讀。比方說這個:
自六月二十八日起,也就是斐迪南大公夫妻在賽拉耶佛遇刺身亡之後(譯註:斐迪南大公為奧匈帝國皇儲,他的被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直接導火線)…(頁418)
說真的,這樣的註解實在是多餘的,或是譯者實在有一些低估讀者的歷史常識。另外有一些註解則是似乎有問題:
因此,維多利亞時代是一個世俗化時代之說—一種當時人普遍相信的說法—需要歷史學家謹慎以對。通往大馬士革的道路(譯註:指通向世俗化的道路)並不是一直線的,而且不可能一直以等速前進。…(頁246-247)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誤的話,在這段討論十九世紀中產階級宗教的脈絡中,「往大馬士革的道路」用的是新約《聖經》中掃羅的典故:掃羅原本是欺壓耶穌的官員,在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看到神所產生的幻象,從而改變了自己的信仰,相信耶穌是真神。所以「往大馬士革的道路」是改變信仰的過程的比喻,可能是通往世俗,也可能反之,而譯註這樣寫,卻似乎是寫成大馬士革就是一個世俗的地方,走到大馬士革,就等於走到世俗去了。
台北:立緒 吧
香草輸入法 XD
改改改改改…。
的確很多譯註是多事了些,但現在讀者的水準參差也是事實──尤其在出版商總想把銷售量擴到最大時,這點從副標的例子就能看得出來吧。
ps.”十九世紀歷史”?
”一本以一位劇作家為引的十九是紀曆史研究還有機會出版”
系統自動校正:一本以一位劇作家為引的十九世紀歷史研究還有機會出版
猜不出是什麼輸入法。:)
嚴格說來,19世紀的英國作為一個世俗的時代這種看法講了等於沒講,牛津運動在英國國教和天主教這兩種不同的感性系統和上帝想像之間,做出了某種層次的價值判斷,再加上英國希臘化的風潮改變了性意識的狀態,這是一個世紀末的混亂狀態,有空請譯者多讀讀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