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 Jobs

iPhone 是什麼呢?一支可以打電話的 iPod?

我們來看看這支可以打電話的 iPod 問世之前的世界:你從通訊行買來一支手機之後,除了電話功能之外,就是一堆電信商預先幫你裝好的軟體,這些軟體想刪也刪不掉,只要不小心點下去,電信商就從下個月帳單裡頭開始收取額外的電信費用。

一般使用者往往不知道怎麼安裝想要的手機軟體,而有心想要開發手機軟體的廠商,也不知道怎樣將軟體送到使用者的手上,唯一能夠獲利的方式就是讓電信商預裝你的軟體,跟著電信商一起誘導使用者按下會增加電信費用的功能,而你的軟體能不能出現在使用者的手機中,靠的不是你對軟體開發有多少熱誠,對軟體品質多麼吹毛求疵,對市場上的需求觀察多麼敏銳,靠得是你和電信商的關係,靠得是吃了多少飯喝了多少酒。

然後我們終於有了一支手機,裡頭不預裝那些會跟你另外收電信費的軟體,想要什麼額外功能,可以按照意願從線上商店購買世界任何角落開發出的軟體,軟體廠商也可以省下應酬費用用一定的價格將產品販售到全球,蘋果這家公司幫你搞定了全球金流。在 iPhone 之前,Rovio 這樣的公司能做的就是為 EA、Namco 代工,有了 iPhone 之後,Rovio 推出席捲世界的 Angry Birds。

那 iPod 是什麼呢?一支 MP3 播放器?MP3 也不是蘋果的發明,對吧?

iPod 是一支整合 iTunes 與 iTunes Music Store 的 MP3 播放器,讓使用者可以從線上合法購買、下載音樂後再同步到行動裝置上收聽。在 iPod、iTunes 與 iTMS 這整套服務之前,MP3 是盜版的代名詞,提到 MP3 想到的就是 P2P,就是 Napster,是地檢署檢察官搜查成大宿舍,是唱片業者與使用者之間相互恐懼:使用者害怕巨大的唱片公司對單一個人提出版權告訴,唱片公司眼中則是巨大猖獗的盜版,而蘋果這一整套服務的出現,改寫什麼叫做 MP3。

Steve Jobs 創辦了兩家電腦公司,蘋果與 NeXT。1984 年麥金塔電腦推出之前,全錄就已經有了圖形介面工作站的雛形,可是蘋果將圖形介面的個人電腦變成放在家裡的裝置。接著同年有了 PostScript,隔年有了 Apple Laser Writer,我後來才在九零年代從從 PageMaker 4.5 學到用電腦排版是怎麼一回事,雖然那個年代光是字體就還是 ATM、CID、TTF、OTF 格式這樣的一團亂帳。到了 1990 年,又出現了 Photoshop…這年頭設計師會用到的工具,都可說從這裡開始。

NeXT 的主要產品是 NeXTSTEP 作業系統與工作站,從現在的角度來看,NeXT 重要的地方在於發展了日後成為 Mac OS X 與 iOS 系統的程式語言與 framework,至於 NeXT 上面有什麼重要的應用軟體呢?在 1989 到 1990 年之間,Tim Berners-Lee 在 NeXT 工作站上,寫出了第一套網頁瀏覽器與網站伺服器,於是我們有了 Web,有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網路產業。

於是我可以在這個地方寫這段文字,於是我們也可以用瀏覽器打開 Facebook 隨便說聲死了一個資本主義的英雄、死了一個剝削勞工的 CEO,電腦、手機、MP3 格式都不是 Steve Jobs 發明的,產品也不是他生產的,他到底有什麼了不起?

是啊,英文也不是莎士比亞發明的,你也應該不會指望只有一個人就能夠演出《哈姆雷特》或是《暴風雨》,那又如何?一件事物的發明是一回事,但是重新賦予定義,改變現狀,變成人們更期待的樣子,這樣不困難嗎?以驚人的創造力產出了可說我們這個時代的最高工藝品,而這樣的作品又啟發了更多人的想像力,解放了更多人的創造力。

這樣還不夠嗎?

步調

在這個實在不怎麼寧靜的世道裡,想要抱持種從容、沉穩的步調,似乎是種難事。

利比亞投資商機面面觀

比方說,我不久前在翻閱今年二月二十三日發行的《國際商情》雙週刊,裡頭就有一則讓人瞠目結舌的報導:〈利比亞投資商機面面觀〉,裡頭結論是,台商應該盡早在利比亞佈局。-以二月北非茉莉花滿地開花的動盪局勢來看,光是撤僑都來不及了,甚至現在聯軍都已經開始轟炸利比亞,在發生內戰的國家應該怎麼佈局呢?無論是投資反抗軍,或是投資格達費武裝鎮壓,好像都不叫做投資,應該叫做干涉他國內政?

以國際貿易報導權威自詡的《國際商情》,怎麼會刊出這樣的報導呢?以平面媒體的流程,這篇報導大概幾個月前就規劃好了,而二月初又是農曆年,雜誌社與印刷廠都不開工,所以這一齊稿件大概也要在年前完成,搞不好是在年前就印好了。雜誌社就是倚靠這樣的步調做事,但是世局的變化卻是這個樣子。

也不能因此就說這篇報導沒有價值,仔細一讀,文中倒是清楚點出利比亞為什麼會爆發革命的線索。有段文字特別用黑體字強調:「資訊不足是經營利比亞市場最困難的地方,需要長期融入當地市場,並不斷地與利比亞官方及民間接觸,建立人脈。」《國際商情》的一大特色就是用字遣詞往往相當委婉,上面那句話的意思是,當地政治腐敗貪汙橫行,需要不斷賄絡白道、打點黑道。

Continue reading

鐘擺

用 iPad 上面的 GarageBand 做的。當然也是先傳回 Mac 再做點小小的處理以及轉檔,畢竟 iPad 版本只能夠產生 m4a 檔案,而無法產生 mp3。

話說用 iPad 版本的 GarageBand 還真會讓人吃到點苦頭-將原始檔案從 iPad 上面匯出到 Mac 之後,GarageBand 2011 居然無法開啟;此外,iPad 版本也沒辦法打開我之前做的檔案。而 iPad 畢竟是一個行動裝置,稍微有一點長度,就經常一直跑出「正在最佳化效能」的畫面,而且因為記憶體不足而導致應用程式直接關閉的狀況也出現很多次。

下載(Mp3 格式)

Continue reading

單車日,送機車

這兩天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與匯豐銀行開了一場記者會,內容是,兩個單位今年共同主辦今年度的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賽,以及「匯豐全民單車日」。新聞稿裡頭這麼說:「滙豐全民單車日…活動現場除了有精采表演外,更提供豐富的抽獎獎品,凡是報名車友皆有機會抽中價值七萬元的山葉 YAMAHA 機車。」

單車日的大獎卻是台機車—為什麼哇?送機車的單車日是打算鼓勵什麼?

根據匯豐銀行總經理的說法,舉辦單車日活動的目的,是「邀請大家一起騎動健康,運動,減碳,讓自己和地球都健康一點!對自己和地球好一點!」秉持著這個健康、運動、減碳的宗旨,想來贈送單車車友一台機車,目的應該不是讓你帶回家騎,也不是希望你拿到機車之後上網賣掉換成單車,因為,就算你賣掉這台機車換成單車,自己健康、運動、減碳了,在網路上面購買這台機車的人呢,還是一樣不健康、不運動、不減碳,不過就是把不健康、不運動、不減碳外部化。

看起來,山葉機車也是活動的贊助單位之一。山葉在日本有販賣一系列名為 PAS 的電動腳踏車,聽說也打算要引進台灣的樣子,要贊助單車日,在正式引進台灣之前,先贈送幾台讓國人嘗鮮,應該也不錯。不過,山葉卻偏偏要贊助一台機車,應該別有深意。

於是,在不違背單車日宗旨的前提下,大概有幾種處置這台機車的作法。

其一,就是請大家把這台機車牽回家之後,自行將機車改裝成單車。至於要怎麼改裝呢,可能要研究一下,而這種研究的過程相信可以激發國人的創造力與想像力,讓更多人知道怎麼把機車改裝成單車並實踐之。

如果是這樣的話,下次或許還可以試試改送轎車,讓大家研究怎麼把轎車變成人力四輪車。

要不,便是將這台機車,當作是讓大家力行單車運動通勤的活動道具。在活動的最後,在台北市政府廣場前,抽中這台機車的幸運車友,會在現場所有嘉賓好友的環繞與祝福下,拿著 M61 火神砲向這台機車掃射打成蜂窩,同時因為射中了油箱導致爆炸,在汽油燃燒的嗆鼻氣味與黑色的濃煙中,機車外觀首先燒成焦黑,最後剩下燒成白色的骨架,剩下的殘渣再送進果汁機裡頭攪碎-藉此,展現出支持京都協議、拒絕二氧化碳排放、關心全球暖化以及人類共同命運的堅定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