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與香蕉

聯合報昨天刊出了德霖技術學院校長趙寧的投書〈多少大學「命在旦夕」…〉,文章後半截的推論實在離譜,即使趙寧把他夢中的風景說得美侖美奐,但是當你開始運用想像力揣摩一些具體的狀況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應該是看到了一幅地獄變相。而光是導言寫的現象,就的確有些嚇人:

您知道嗎?去年我國出生人口是廿萬五千八百五十四人,目前普通大學與技職院校容量為卅一萬名。如果去年生的小貝比在十幾年後都讀大學,那麼現在各校園裡將有缺額十一萬人,進退場機制必須啟動,規模六、七千人的大學會有十八所左右關門大吉。一所大學專任老師以平均二百五十人計,共有五千五百名大專教師面臨失業。這衝擊不可謂不大,我們不能蒙起眼睛來假裝看不見。怎麼辦呢?

彼岸今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為九百五十萬人,錄取人數為五百卅萬人,也就是說有四百廿萬人落榜。如果說,其中有百分之二點五的學生考慮來台升學,那麼我國所有大學院校在十幾年內就不會有招不到學生,大學要關門的危機。

這個數字是否正確?懶得查,姑且相信趙寧。

如果照著趙寧的規劃,十一萬除以三十一萬,大約三成五,在台灣的高等教育學校中,每三個學生裡頭,就有一位來自對岸。光是這個比例,就遠遠超過目前教育部在〈外國學生來台就學辦法〉(是了,你知道的,這個連結來自於教育部,所以檔案格式是 Microsoft Word 檔,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中的規定:「第四條 大學及二年制專科學校(以下簡稱大專校院)招收外國學生,其名額以該校當學年度招生名額外加百分之十為限。」

除了廿萬五千八百五十四人不見得都會念大學,每間學校裡頭也不會這麼平均,可以想見,在某些排名比較後面的學校,必然會更超過這個平均數字。說到趙寧,也就不能夠不想到,兩年前他還在佛光大學當校長的時候,那年佛光大學資訊系只招收了一位新生,讓這位新生從大一開始就開始用博士班的方式上課,當校長的也一定看不下去;但是就學生的角度來看,如果班上只有一位本地生,其他學生全部都來自於外地,那,我也不知道,是從大一開始就以博士班的方式上課好呢,還是明明就是在國內,感覺卻像是放洋一樣,兩者之間那一個比較好。

放眼頂尖,資源集中的結果,逼使許多不甘矮化,卻被迫平庸的私立院校終日栖栖皇皇,為稻粱謀。…開放陸生來台後,校園裡校長辦學,老師治學,學生求學,誰都不必分心行銷,而且同文同種,沒有語言障礙;台商去,陸生來,不但互通有無,而且扳回一城,不亦快哉。我們校園民主,教授治校,同學嗆聲,也可提供彼岸學界思考的機會。台灣打工蔚為風氣,對陸生有很大的誘因。美國高教的開放政策孕育了開發中國家的政經菁英,其中泰半都親美,大陸現在「海歸派」當紅,他日「台歸派」出頭,台灣海峽又將展開新的局面。尤有甚者,大批陸生來台,增加瞭解,大家傳道授業解惑,不談潛艦飛彈軍火,兩岸關係正向發展,天下為公,世界和平指日可待矣!

我們的明天,就在今日的教室裡。如果高教私校的未來堪虞,我們如何保證明天一定會比今天更好?所以籲請當局研究開放大陸學生來台就讀。

將美國的狀況,與趙寧想要吸引的大陸學生的數量做一下比較,就可以發覺,這根本是兩件不一樣的事情。—根據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的年度報告Out Door中所做的歷年國際學生數與佔全部學生比例,可以看到,一直以來美國的國際學生數與比例雖然都一直成長,但是就最近幾年(兩千年以後),國際學生在美國高等教育中的數字,還是維持在百分之四左右,但是趙寧的目標卻是要對岸的學生佔台灣的百分之三十五耶!兩者之間根本差了九倍還是十倍。

就算不用美國的經驗來看什麼「美歸」還是「台歸」,像澳洲是以國際學生之多聞名,國際學生的數量佔全部高等教育學生兩成多,但是—這些國家是因為缺乏資源、招生不足,才招收國際學生的嗎過活度日?澳洲的國際學生中,有四成是在攻讀碩博士學位(見前一連結),而「卻被迫平庸」、「終日栖栖皇皇」的學校,除了打工之外,能夠用什麼吸引學生?美國、澳洲是靠打工吸引學生的嗎?能夠吸引到的又是什麼學生?而且當外地人膨脹到了一定程度,本地還願不願意繼續提供打工機會,誰也不知道。至於「校園民主,教授治校,同學嗆聲」,我一直想到的就是前面說到的那個一個學期只有一名本地學生,其他學生都來自外地的畫面,在這般情景下,教授又會怎麼治,同學又會是怎樣嗆聲啊…。

原本關係就不怎麼好,而這種前提加上這種比例,無非是想辦法找來一大批人,然後給的是惡劣的教育資源,擺明就是打算給歧視性的待遇,而學校本來就沒資源,為了招生大概學業上也不能夠有多嚴謹的把關,還要學生忙打工,看不出來對學校而言又有什麼幫助;或是反之,找來對岸的一大批一流人才進入一流學府提昇台灣的研究能力走向頂尖走向卓越,然後相對擠壓本地學生去念野雞大學。總而言之,這到底是增加瞭解、傳道授業解惑,還是在故意增加摩擦產生對立製造動盪啊…。

至於「開放陸生來台後…誰都不必分心行銷。」喂!不是吧?那有可能你一開放,對岸就會知道台灣有那些平常台灣人都沒聽過的學校?對於招生不足的學校來說,豈不分明需要到對岸辦招生、宣傳、行銷?在兩千三百萬人的地方搞行銷就覺得吃力,那去十幾億人口的地方又是如何?

算算時間,去年出生的小貝比到念大專院校,也不過就是二十年之後的事情,台灣的大專院校的處境也就是像前陣子的香蕉一樣滯銷,用蘇貞昌那種在電視上大啖香蕉支持國貨的搞法,解決教育的滯銷,也是絕對不行的—台灣的香蕉就算滯銷,但總算是有台灣香蕉的滋味,至於台灣的高等教育與台灣香蕉的滋味比起來,嗯,啊,嗯,算了,不提也罷;既然香蕉有香蕉的滋味,所以要支持國貨,還是可以支持國貨,但是受教育這件事情、做學問這種事情,也總不能夠說因為支持國貨,所以即使學校是這麼的,嗯,這麼的—不提也罷,也就響應啊。

而趙寧這套說法,好像以為今年九月台灣開放大陸觀光之後,來自大陸的觀光客就可以幫忙把香蕉統統啃光一樣。但是用比較實際的眼光來看,滯銷的香蕉後來有一大批運到大陸去了,而比較看看,到底是每年找來十一萬的學生容易呢?(別忘了入學之前還是要辦甄選,而人數又這麼多,除了宣傳、行銷之外,還要辦考試、辦學測,而人又這麼多,又要想辦法顧及對岸與本地的招生兩者比較到底公不公平,考試要去對岸辦還是對岸要來台灣考試,諸如此類。)還是乾脆把五千五百名失業的大專教師打包送到對岸去。或是就乾脆算了,大專教師失業就是因為他們沒有競爭力,就讓他們像香蕉一樣擺著自然腐爛,各自找個安靜的房間燒炭自殺算了。

20 thoughts on “教授與香蕉

  1. 以作者任名不見經傳高校校長的角度來看,其對學校的存亡前景感到焦慮不難明白,不過二十年後有五千五百名失業的大專教師這數字不論如何算出來的都有些誇張,學校要關也不是一口氣整個關掉,應會是一個系所一個系所慢慢縮減,一方面不增新師,一方面舊師也會逐漸屆退,我們可以預期在這樣的趨勢下,二十年中,個別領域的高教教師就業市場是會受到系數或者校數減少而縮減沒錯,但這個過程是漸進的,五千五百恐怕是在沒有成長的空間當中將過往預期中的成長都算進去,換個角度想想,若謂二十年後,全台大專教師總數比起今日少了五千五百名,因為這數量是漸進地縮減,五千五百除以二十,相當於平均一年少個兩百七十五名,那其實就沒有那麼驚心動魄。

  2. 你說的沒錯,大陸學校那麼多學生只怕沒錢唸而非沒學校唸.
    趙先生天真的以為陸生會嚮往台灣名不見經傳的學校的文憑和難以取得國際認同的學位?在台灣都沒有競爭優勢了,要是有心人花點心思做一下比較會選擇較平庸的私校嗎?就如同眾多的卡奴,覺得自己不當的理財很無辜而全歸咎於某某某人等貪腐造成其他人一家燒炭一樣,沒有勇氣面對自己的錯誤,即積極面對問題。儘想些有的沒的抗爭或春秋大夢以期所有的問題一旦美夢成真就解決了。儘想到一己私利卻沒顧慮到屆時可能一股腦來台的可能是”職業學生”,而非被該校的歷史,師資優秀吸引才來就讀。

    若擔心無法繼續辦學就加入南陽街補教機構吧!那才是令外人嘆為觀止的台灣奇蹟。

  3. yy:

    如果趙寧的數字假設是正確的,那就算是漸進的,也還是很可怕啊。

    「進退場機制必須啟動,規模六、七千人的大學會有十八所左右關門大吉。」如果分散在二十年內,也是大概一年就要關掉一間…。

  4. 退場機制不是今天四海,呃,德霖校長發明的,至少若干年前我就已經聽聞,也別說若干年後,就幾年前我還在教育部時,就已經有很多學校招不滿學生,得一招二招。當時在教育部見到的怪事是:明明知道什麼出生人口若干,大專校院若干,所以若干年後會有若干香蕉滯銷這樣的數學式,也知道現在就有學校招不滿,中央也有人提退場機制,但是,至少在我有經手到的技專校院,可還是熱衷於新增系所,增加招生人數以及蓋新房子,背後的邏輯好像是:如果我的系所多房子新,到時候死的就不是我:這類的。每年送來的新增系所申請,荒唐之事可就多了,例如一個專任要申請新設一個科系這類的。

    唉,無良之人辦無良教育,自己搞了爛屁股,卻突然說起天下為公,讓人很害怕啊。

  5. 出生人口是廿萬五千八百五十四人,目前普通大學與技職院校容量為卅一萬名。
    光是這句話就有問題..玩弄數字愚弄讀者
    身為教授怎麼會直接拿來相減運算

    大學好歹也有分年級..涵蓋的年齡層很廣
    拿4年制的大學來說就算一年差一歲
    廿萬五千八百五十四人*4也有80萬人
    就算只有一半的人繼續升學也有40萬人
    還有9萬人沒書可以唸?

    不過現在大學太容易進去了,關掉幾間對大學生素質的提升是好事

  6. 聽起來很有趣,不過中肯一點來說,趙先生也不過就是提了一個方案,畢竟,要解決問題,最重要的就是提出各種的方案,然後討論最好的作法,我是覺得,單純針對趙先生方案中的缺失來針砭並非不好,只是,如果能提出另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恐應更令人激賞!

  7. 噗!
    校長真天才
    那他們豈不是要先找人來教馬克思?
    學校裡面還不能插「中華民國」國旗喔
    不然按照目前的環境
    你以為中國會放人過去嗎?

  8. 他有提出好的方案嗎?香港重金吸引中國好學生去香港唸書,我們呢?好,也效法,那麼好學生(動不動就是ooxx省狀元)會去五湖四海這種層次的學校??何況是一下子來個N萬人。

    他提出的是夢話。我佛慈悲啊。

  9. zonble 的方案不錯啊, 把五千五百名失業的大專教師送出去或輔導轉業, 應該比把11萬陸生找進來適當吧….何況把人找進來”教育”他們, 或是派人出去宣揚國威, 兩者相較高下立判啊…
    前陣子不是有一些台大財經的教授前往大陸任教了, 還引發了一些小小的討論, 說什麼留不住人才之類的話, 現在仔細想想, 他們至少為五千五百個大專教師, 提供了少許的就業機會, 我們應該給他們鼓鼓掌….

  10. Pingback: :::zonble’s promptbook » 關於怎樣問問題的回答:::

  11. 趙寧先生現在擔任德霖技術學院的校長,
    德霖其實不是名不見經傳的高校,
    它是原來的四海工專, 有的學校希望把自己的名字改到大家都很陌生,
    或許就會忘記原來是所傳統五專.
    德霖的背後和經營凱撒飯店的老闆是同一家,學校如何自有公評
    只是補充一下.

  12. 話說回來.
    香蕉外銷到大陸去
    總比爛在國內等官員來啃掉切合實際罷?
    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啃香蕉
    總比期望國人三餐吃香蕉好.

    反正真的要招陸生進來唸書
    去對案招生宣傳的, 又不是諸公們,
    只要一開放
    各私校就自然會飛奔過去做
    根本不用大家窮操心

    至於因為陸生來台, 擠壓台灣精英,
    讓台灣學生被迫去唸爛學校,
    個人以為也未必罷?
    光是台大一年就三萬多個學生在各種不同稀奇古怪的科系中
    這三萬多人都是精英嗎? 哈哈
    真正的精英根本就不需要害怕那些被大陸學校選剩的學生
    會被擠掉的根本就不是什麼精英
    反正就業後自然又會進行一次人材競爭
    除非台灣這些名校的所謂精英, 永遠都不要踏出國門

    就筆者所知, 英美澳洲很多野雞大學
    確實就是靠著招收國際學生來賺錢
    還寫成論文正式發表, 教導大家如何結合教育, 觀光, 國際就業市場來賺錢, 這又不是新聞
    就看台灣野雞大學自己怎樣包裝行銷.

    趙校長”打工論”確有不妥
    因為學校要招生, 當然是針對有財力的大陸學生招生
    然後收外國學生的價格
    用那個價格來補貼本國學生的教育款
    這些都是”人”在設計制度,
    沒有人想要設計制度, 當然怎麼看都不會好.

    就像最近就有人在花大錢搞文化私塾
    還是有人會去唸
    私校自己去商那個腦筋就好.

    其實, 私校也可以乾脆學日月光
    先下市再移過去賺錢
    最後台灣就只剩下大家口中所謂的” 名校 ”

    當一個國家只剩名校, 那名校就已經不是名校了
    各位名校畢業生就不用在那邊講人家爛
    反正沒得比了
    十年風水輪流轉, 呵呵…
    這些都是政府自己可以把制度訂下來說清楚的.

    我也覺得縣

  13. 小弟是今年高職的高三生,也就是未來要考科技大學的學生,
    看到這種科大校長…….恩….嗯嗯。
    借用一句前輩說過的話小改一下,送給這位校長:

    如果想要搞爛台灣的未來,那我們的人力已經相當充足!

  14. 德霖喔….以前的四海嘛,一間爛的徹底的學校
    當然會這麼爛,學生,台灣教育制度,台灣人的價值觀都要負責
    我自己也是從爛五專(國中生嘛…愛玩,雖然我功課不錯讀的又是台北市升學名校,比較叛逆吧,就是不想去高中當書呆子,但快畢業時就後悔了)>插班考到T大….一路上來
    所以我很清楚後段學校是個什麼鳥德行
    台灣的大專院校至少要關掉5,6成以上吧?這種學店要留著幹麻?
    人都是大學生,喔~好高級…..這樣嘛?

    樓上說的好,真正的精英還怕別人來搶飯碗?
    真正的精英還會只想待在這小小的地方混飯吃?
    大陸入學競爭激烈恐怖,出線的都是上上之選,台灣號稱”精英”的人們是在怕自己被取代嘛?(笑)
    台灣哪些學校陸生會有意願就讀?台清交?中字備?技職了不起台科北科?然後呢?就我所知有外國留學生的科大除了兩家在台北的國立學校,也就只有嘉藥藥學有兩個韓籍學生(算我孤陋寡聞?),就算開放了,根本就是誤人子弟錯誤存在的後段班會有人想要?別作夢了

  15. 現在才看到這篇文章,覺得寫得真是好耶。

    我覺得比較神奇的是,看完趙寧的第一段,我很快的就認命想說,對啊,就關門吧,找不到教職的人應該要乖乖去找其他工作,沒想到趙寧的說法完全急轉直下耶。哈哈。雖然Zonble的分析已經完全戳破他的盲點,但我很想很想知道他的腦袋裡裝得到底是啥邏輯:爛攤子就要用更爛的方法解決?

    btw,我也覺得這些大學很煩,一直在講學生爛、以後招生會不足,要政府解決,也沒認真想過為啥自己辦得爛,在台灣這種人人要文憑的社會還是會沒有人要去讀。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