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串搞不清楚的事情。
我還是搞不清楚在 1995 那一年的夏天是發了什麼瘋,跑去學了 UNIX 系統管理-怎麼看,都不太像是對新聞科系的大一學生而言有用的技能,而過了十多年之後再回頭看,也不太會想要以管理主機當工作來做。
一連串搞不清楚的事情。
我還是搞不清楚在 1995 那一年的夏天是發了什麼瘋,跑去學了 UNIX 系統管理-怎麼看,都不太像是對新聞科系的大一學生而言有用的技能,而過了十多年之後再回頭看,也不太會想要以管理主機當工作來做。
每隔幾個月,就會固定收到南天門直轄台中聖賢堂刊行的免費善書《聖賢雜誌》,而每次收到《聖賢雜誌》的時候就會難免想起外公,原因無他-收件人就寫著外公的名字。
剛從台南回到台北,搬到現在的住處,第一次在信箱中發現《聖賢雜誌》的時候頗為訝異,那時候外公早就搬離了這個地方十幾年,甚至都已經過世兩三年了,很意外台中聖賢堂還記得有這麼一位訂戶,不過更有可能的是,他們在寄發刊物的時候,完全忘記了這麼一位訂戶還在不在。
訝異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聖賢雜誌》本身。台中聖賢堂在民國七○年代以在台灣各地電話亭散發《地獄遊記》名噪一時,內容講述主角楊生在濟公活佛引渡下前往地獄遊歷、拜訪十殿閻王,之後《聖賢雜誌》則是以眾多神明透過扶鸞傳遞的道德勸戒,以及邱堂主的釋意為主要內容,大抵上採取的是釋道合流的教義,不過最近幾年倒也愈益國際化-四五年前玉皇大帝的神權和平轉移到文衡聖帝身上,就是由儒道釋耶回五教共同選舉推派的。不知道改天會不會是哪位教宗或是哈里發擔任玉皇大帝乙職。
不太知道為什麼外公會成為這本刊物的訂戶,這與小時候我所聽到的家中對於信仰的觀念,大異其趣。
在 Plurk 搜尋頁面上看到 Plurk Trend 這個功能,根據網路上面找到的說法,會出現在這裡的,都是 Plurk 上面最熱門的關鍵字。於是,最近的流行關鍵字就是-
「為什麼我」、「第一次」、「睡不著」、「越來越」、「會不會」、「有沒有人」、「不小心」、「沒想到」、「親愛的」、「這幾天」、「有時候」、「不知道是」、「ˋ怎麼辦」、「看起來」…
不知道這些關鍵字原本出現在怎樣的句子裡。不過,讀起來就像是-
這幾天,第一次。沒想到,不知道是親愛的不小心,為什麼我看起來越來越…會不會?有時候,睡不著。怎麼辦?有沒有人?
中文鉛字真是一種不上不下的東西。
如果說凸版印刷術具有那種深深留下印痕,讓油墨可以深深嵌入紙張纖維的形式美感,而這種美感是現在雷射列印或大量的平板印刷品所欠缺的,在美學的意義上,鉛字又及不上印章。
在東亞這種人們曾經長時間相信印鑑足以代表個人身分、以玉璽作為君王的象徵的地方,這種你去郵局櫃檯辦個事情,你本人就在前面,對方還是要有你的印鑑才願意受理的鬼地方,鉛字首先無法追上的,就是這種權威感。
拿東西去櫃檯結帳、與在櫃檯等著人家拿東西,會是兩種不同的體驗-前者會對你發出如連珠炮般的發問,後者則是除了不斷發問之外,同時在發問的同時就大膽的為你擅自作主。
在瞬息萬變又高度競爭的生活裡,在因為職業道德導致每天知道不能說的東西比可以說的東西遠遠來得多的日子裡,剩下的談資變得匱乏到近乎完全無意義。
遇到朋友能做的寒暄,大概就只能變成這樣-
「嘿!好久不見!」
「嘿!好久不見!最近在忙啥?」
「最近喔,都是一些 NDA 的東西,還不能說…不過下個月東西就會做出來,到時候有機會再告訴你。那你最近又在忙啥?」
「一樣,NDA。下個月碰面再說。不過既然現在做的東西,下個月才能說,那能不能問一下,那你上個月在幹啥?」
「上個月喔,嗯,啊,糟糕,我上個月在做啥?我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