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些事情弄完,覺得應該要窩回圖書館ㄧ陣子。不過,先順手筆記ㄧ些事情。
從今年五月十日到七月十日兩個月時間內,在台灣的媒體上所報導的所謂「行動劇」演出,總共有三十四場,也就是,在這兩個月當中,大約平均每1.7天,就會上演ㄧ次「行動劇」,這樣的(氾濫的?流行的?)演出頻率,的確超乎我想稍做統計之前的想像。
行動劇演出這麼頻繁,而在國圖的期刊論文資料庫中,用行動劇搜尋,居然只有ㄧ篇,在碩博士論文資料庫中,找到六篇,其中跟晚近台灣的行動劇相關者,好像就只有洪裕程八十八年在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所做的碩士論文《運動:安身立命於無以為家》當中的第六章,一種(氾濫的?流行的?)的演出、表現(?)形式,在媒體上每1.7天就會出現的詞彙,在期刊與碩博士論文方面的文獻這麼少,也讓我詫異。太奇怪了。
幾本關於台灣劇場發展的專書應該還要去查ㄧ下,不過,ㄧ定要窩回圖書館了,另外,從小劇場運動來看,也與現在所謂的行動劇,有著相當差距。而這種天天上演的劇碼,好像卻沒有什麼說法,可以清楚說明所謂的行動劇是什麼?
媒體報導當中所謂的行動劇,大概有幾種意義,ㄧ:在抗議活動中,用戲劇手法(?)表現抗議內容。二、官方的各種宣導活動,也使用所謂的行動劇、行動劇場。三、做為ㄧ種儀式使用,如六月17日的獻土儀式。我在ㄧ些論述當中看到的,多是將行動劇場指涉成在某種理論下,具備某種特殊意識形態的演出,但是在台灣的媒體報導中的現況是,政府演行動劇、執政黨演行動劇、在野黨演行動劇、非政府非營利組織也演行動劇,不知名、不確定的對象也在演行動劇,什麼人都在演行動劇,所以,在台灣的普遍中文使用中,似乎重點不在於意識形態本身的問題,而在於用來稱呼某種形式(?)。而在中文的不精確用法中,西方Activist與Mobile,在台灣都稱為「行動」,所以「行動劇場」或「行動劇院」還有另ㄧ重意思,就是如果你可以拿什麼多媒體手機播放影片,也被稱為是「行動劇場」、「行動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