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前一篇。
雖然就某種意義上來說,只要是任何具備衝突性質的社會事件,我們都可以稱之為是一種「行動劇」,但是就我的直覺中。在台灣社會中的概念中,「行動劇」一詞,還是具有其他特定的指涉。我整理了最近兩個月媒體所報導的各種所謂行動劇,當中大概具備幾個特性,是:一、群眾場外抗議使用,二、在媒體記者會場合上使用,包括造勢記者會、抗議記者會、宣導記者會,三、某些晚會或園遊會之類活動的一部份。
所以,我這樣的一種解釋或許可以成立,「有一種」行動劇是:「在記者會場合,以簡短戲劇方式演出,主辦者在媒體前試圖表現自己的意識形態,而媒體可以藉由這種演出,滿足拍攝的需求,以及新聞稿件的篇幅需求,這類的形式,台灣許多媒體稱呼為『行動劇』,而透過媒體傳播,台灣社會也普遍接受『行動劇』這個詞彙,可以用來稱呼這類演出/記者會形式。」
但是做出這個解釋,馬上就會遇到一些問題。這個月十五日,立委李慶安與師大國文系教授蔡孟珍在立法院舉辦了一場記者會,在記者會中主張,在今年的大學入學考試國文考題中,出了一題關於湯顯祖的崑曲《牡丹亭》劇本的單選題,考題中問,杜麗娘在「遊園」的時候,心中的心情究竟如何,學者主張考卷中的四個答案中,沒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同時直接在記者會場上演出杜麗娘「遊園」的片段。
這樣的演出是在記者會上,演出的目的也不僅只是為了所謂的戲劇的藝術性,而是有很明確的社會目的,企圖透過立法委員的政治力量以及媒體的力量,扭轉、改變大學入學考試的結果,在記者會上演出崑曲,與其他記者會或抗議場合演出行動劇的動機,是對某種認定的真相的展示,在目的上都視同的。但是這樣的演出並沒有被認為是行動劇,在記者會場上,很明顯,目的是為了要傳達崑曲當中的精確意義,在媒體的報導中,不會用常見的筆法這樣寫:「學者在記者會上演出崑曲行動劇,借此表現他們對大考中心國文考題的不滿」。
在記者會上演出崑曲,崑曲還是崑曲,而不是一般觀念當中的行動劇。
問題又來了。崑曲不能夠是行動劇嗎?行動劇不能是崑曲嗎?
將這兩者之間切割開來的是什麼?很可能是一種對於形式的認識。在崑曲與行動劇之間,可能存在著傳統與現代、過去與現在、雅與俗、精緻藝術與群眾運動種種的兩元對立觀念,那麼,如果要了解在印象中、一般觀念中的所謂行動劇,似乎又必須要從形式著手,賦予一種形式上的描述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