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報上讀了一篇文章,是楊為仁發表在中國時報上的〈便當與春花比美〉,在報紙版面上可說是圖文並貌,文章中寫了這家叫做「守屋」的日式「花見便當」的料理店氣氛有多好,便當裡頭又用了怎樣的材料。文章裡頭是這樣說的:
日本每年3月的櫻花季,常會全家出遊賞花,並習慣帶著「花見便當」在櫻花樹下用餐,這項習俗其實也挺適合台灣,眼看陽明山花季、烏來櫻花季、阿里山櫻花季均已蓄勢待發,非得好好挑出能襯托花團錦簇的精緻餐盒,經我四處查訪,終於在「守屋」找到追尋多時的「花見便當」。
讀著讀著,我都正打算拿出拿出紙筆,把這家店的地址抄入筆記本中,才看到這家店位在—「高雄市鹽埕區大智路122號」。真是不錯,前面陽明山、烏來、阿里山的櫻花蓄勢待發,後面告訴我花見便當要去高雄買,意思是,我應該先去高雄買了便當,再去陽明山、烏來、阿里山賞花嗎?
又,看到報上這樣介紹這位作者:「楊為仁,天生的享樂主義者」,這位楊先生的享樂方式,也的確是不同凡響,果然是天生的享樂主義者,因為就我而言,我實在不知道這樣怎麼有辦法樂得出來。而這麼不同凡響的享樂,讓我直接連想到的,是今年二月初出爐的 2006 年世界新聞攝影競賽(World Press Photo Contest)的體育類首獎照片。
因為版權限制的關係,在這裡無法貼出這張照片,請點選連結欣賞。在畫面中,你可以看到今年學測的考題,又如同鬼魅般如影隨形地出現,是了,就是orz,不過這個orz可不是一般的orz,在此之前,我還沒有看過這麼痛徹心扉的orz—真的很痛。
反正,看到這種文章,本來想在春天想去風景區賞個花什麼的,興致也先掃去了一半,那,假日的時候,還是隨便去個沒什麼人的山區,看看路邊亂長的野菊、藿香薊之類的,也就罷了。尤其是藿香薊;想想,藿香薊這種雜草其實具備了在台灣這種鬼地方生存時所必須具備的種種德行,例如,藿香薊可以拿來欣賞,但是並不需要養來欣賞,因為藿香薊可以亂七八糟長在任何地方,又具有觀賞性,又具有生命的強韌性,而這種簡單的美感又有著充分的可及性;藿香薊成群生長,具有群體性;藿香薊在某些狀況下可以當作藥使用,因此具有可用性,但是不能拿來吃,因為它有毒性,而這種不能拿來吃的性質也就點出了這種美感的不可消費性…或許。
總而言之,寫了一首歌。
下載:zonble亂唱版、卡拉OK版 ,均為MP3 格式、約 4MB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