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Search API

之前就曾經看過 WordPress.org 透過 Yahoo! Search API 統整所屬的全部相關網站,可以一次搜尋相關的內容,之前自己也試著使用這個API做一些事情,但是會遇到中文無法正確解譯的問題,而無法正確使用中文作為關鍵字,正確搜尋內容。

但是這兩天發現,Yahoo! 已經解決了這方面的問題。接下來應該會寫一個與我自己相關的網站的搜尋工具。

WordPress 2.0 的 Photocast

之前曾經提到,WordPress 2.0提供一項所謂的行內上傳(inline upload)功能,可以在發表文章的時候,同時上傳照片,而上傳的照片會被視為是文章的附件,也提到了如果想要在網頁上呈現「隨機照片」的作法。

而 Apple 在 iLife’06 版本的 iPhoto 當中,提供了一項新功能,叫做 Photocast ,原理是 iPhoto 可以訂閱包含照片資料的 RSS 或 Atom,在對方網佔有任何更新的時候,可以立刻將遠端的照片抓取到 iPhoto 的像本中,在網路上可以看到許多人在討論蘋果的 RSS 格式相關問題,例如 The wonderful world of Apple RSS …等。此外,Flickr 所產生的 Atom ,也可以順利以 Photocast 方式,讀入到 iPhoto 中。

姑且不論 Apple 在新版 iPhoto 中所制定的 RSS 如何破壞原本的 RSS 規格這方面的問題,既然我們知道怎樣從 WordPress 中選取照面列表,我們也知道了 Apple 的 RSS 格式,那麼只要稍微改一改原本的程式,我們就可以在 WordPress 中做到 Photocast 功能。程式碼如下,只要把程式碼存成一個 PHP 文字檔案(例如 wp-photocast.php),然後存入到 WP 安裝目錄,然後就可以用 http://example.com/wp-photocast.php 這樣的位置,訂閱照片了。

需要注意一件事情:如果在伺服器端設了「防止他人盜連圖片」這樣的設定,會造成 iPhoto 無法正常下載圖片,而 iPhoto 會因為以為沒有正確輸入帳號密碼,而不斷跳出帳號輸入視窗。

Continue reading

Du bist Deutschland, und wir sind Klowände. (你是德國,我們是廁所牆)

「Du bist Deutschland」(你就是德意志)這個關鍵字這個月以來在Technorati排行榜上一直居高不下,之前看了一下相關文章,卻始終有霧裡看花之感。

這幾天Ryan King在 Technorati blog 上發表了 “Du bist Deutschland” Explained,以及 Johnny Haeusler 在 Spreeblick 上發表了You are Deutschland, too (just kidding) ,以及在 Michael Scott Moore 發表在 Spiegel 上的The Toilet Walls Strike Back等文,算是把整件事情的前因後果,以英文說了一個究竟。而前兩天另外一個關鍵字「Klowände」(廁所牆),其實也是關於同一件事情。

Continue reading

3Q得orz

只有咒語可以解除咒語
只有秘密可以交換秘密
只有謎可以到達另一個謎
只有orz可以回應orz

下載

3Q得orz

詞/曲/Vocal:zonble
吉他/貝斯:George

老師啊老師,你真是詭異。我白天去上課,晚上還要補習。
但是你的考題,卻出些不教的東西

今天啊今天,我拿到成績。我是並不打緊,但爸媽要抗議。
尤其是我爸,他快要 >_< 難道是考生,就該被你瞧不起?難道是考生,就該這樣被鄙夷? 因為是考生,我挫折俯跪不起。因為是考生,我3Q得orz 老師啊老師,你講講道理。你到底要明白,我的什麼能力? 地球很危險滴,請你趕快回火星 今天啊今天,我鄭重聲明。想要表示感激,不該用orz。 m(_ _)m,才是你說的五體投地 難道是考生,就該被你瞧不起?難道是考生,就該這樣被鄙夷? 因為是考生,我挫折俯跪不起。因為是考生,我3Q得orz

張健近年詩作的空間與時間美學

張健的近年詩作可說是身邊一些朋友的最愛,並且儼然成為一種詩體,不過,之前幾位朋友似乎都址關心在張健的形式美學上,例如做出了「張健體可押韻可不押韻,但以不押韻為正格」這樣的結論。

而前兩天有位朋友跟我交換了對於張健近年詩作的看法,他以為,張健近年來所企圖表現的,是以精練而簡短的文字,在寮寮數句當中,從生活中的一個簡單事物或是意象出發,並且將這種體驗透過轉喻,進一步反省、精練、深化,而終極的目標在於創造出亙久恆長的時間、與向外無限延展的空間,是一種小中現大,由「意」延伸、拓展、構建出「境」的意境方法。而他一再使用相同的形式,其實也就在不斷重複實驗,如何達到最高的意境。

而從「意」中創造「境」,以結構來分析,張健通常從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對話著手,以對於客體的認識開始,從中了解、描述客體與主體之間的關係,但是在理性認識的過程中,他逐漸消弭主體與客體之間分野的邊界,讓主體與客體的定義都逐漸模糊,最後達到物我何一,而在這種「一」當中,主體不僅只是融入客體,同時也就融入了無限的空間與時間。用圖表的方式描述,張健時空美學的詩作結構大致上採用了:「描述客體(妳)」->「描述主體(我)」->「主客關係(我對妳做了什麼)」->「進入永恆的時空」。誠哉此言,一格誌之。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