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題、主題、與制約

20070129

想到以前上研究方法課的時候,大概第三堂還是第四堂課,就會上到圖像學方法;在課堂上就學到兩個圖像學方法的重要名詞:母題(Motives)以及主題(Themes)。

母題是一套行之有素的形式表現,一種社會各方習慣的、接受的視覺詞彙;相對於母題是外在的形式,主題則是內在的思想內涵,是一套宗教、倫理、價值、或是意識形態。然後,我們會去讀Erwin Panofsky的《造型藝術的意義》,看他怎樣以這兩個概念貫通將近兩千年的西洋藝術史:他說,在古希臘時代,西方人以人文的母題,表現人文的主題,但是到了中古世紀,整個歐洲為基督教文化統治,但是古希臘的造型表現手法則繼續保留了下來,是以人文的母題,表現基督教信仰的主題,直到文藝復興,人文的主題與人文的母題才重新合一。

在今天的《蘋果日報》上,你又感覺到這種因為母題與主題之間斷裂而產生的怪異。怎麼說呢?當你平常看慣了《蘋果日報》美編以嫻熟的手法操作Poser,繪製一張又一張出現在社會新聞版面的「示意圖」之後,看到像「來支棉花糖」吧這樣文圖並茂的整版生活資訊,告訴你加熱之後,同樣重量的冰糖粒會比白砂糖產生更多糖絲,可以做出更大的棉花糖的時候,你總覺得應該把「來支棉花糖」換成像「夜市惡少持棉花糖逞兇」之類的標題,或是期待用來將糖粒融化成糖絲的瓦斯爐,應該會在下一張沒有畫出的圖片中,發生瓦斯氣爆之類的。

18 thoughts on “母題、主題、與制約

  1. 看標題,以為這是您的大作:
    一個變態中年人將電池水倒進棉花糖機器,人們吃了不知情的殘障阿伯賣的棉花糖之後通通成了枉死城的冤魂!
    嚇一跳,轉進來一瞧:原來蓄電池是棉花糖攤子…

  2. 不會ㄚ~我覺得挺有趣的ㄚ!!
    跟一般的想像的不一樣沒錯‵
    但是有懷舊的氣氛在~~
    而且小時候賣棉花糖的不都長這樣咪..都是阿伯
    ㄏㄏ…

  3. 想請教什麼是母題…怎樣介定母題及主題呢,看了你的文字,我還不太了解,煩請說明之,謝謝,我是有心路過這裡的。

  4. 恕吾眼拙 實在是不明白松柏君所謂 母題 與poser之間的關連
    吾以為 蘋果/壹傳媒的poser圖示是個很妙 值得發展的 樣式問題 但
    用潘老的方式嗎? 恕俺自廢武功已久 不明白何以惡少砍人圖是個母題
    不過 拜poser調動作之OOXX難搞之賜 咱家多為先選擇預設動作再喬之
    poser預設的經典動作組 就百分百傳承了美術史的圖像傳統 也就真的可以從母題方向探討
    又 一船霉搞poser真的有錢途嗎 俺要入錯行了嗎…媽啦

Leave a Reply to kovis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