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張大春只看簡介就把淡江大學的文化創意產業學程罵成那個樣子,覺得好歹應該看一下課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簡單瞄過一眼,大體的感想是,如果你是在學學生-文學院學生除外-學程裡頭的課程大抵上還算可以修,至於透過這樣的課程,就可以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嘛,就算不說是詐欺,也非常值得打上一個大問號。
還是牢騷
話說回來,看了淡江大學文化創意產業中心十一月十八日給張大春的那篇回覆,裡頭提了那麼多大哉問,想一想,如果台灣因此需要文化創意產業學程的話,台灣似乎也需要個風俗創意產業學程。
牢騷
看張大春網站上面最近吵文化創意產業吵得火熱,也來發點牢騷。
公部門資訊與行動軟體
在 2008 年 iPhone SDK 推出、蘋果的 AppStore 開張不久,馬上就有承包美國政府網站及各種電子化政府應用的廠商,推出了一套功能是提通 FBI 頭號通緝要犯資訊的免費軟體,裡頭包括恐怖份子、凶殺要犯、失蹤兒童協尋…等等。
關於恐怖份子這部份總覺得用途似乎不大。在大部分人的生活中,大概不太有機會走在路上就遇到奧薩瑪.賓拉登,不過我也是因為隨手把這套軟體裝起來玩玩,又稍微瞄了一下賓拉登的個人資料,才驚訝地發現原來賓拉登的身材真是驚人-身高 193 公分,但是體重卻大約 70 公斤左右,簡直像仙人一般。如果在我的生命中,真遇到像這樣人跟我灌輸偏激的宗教思想,搞不好我也會因此投身自殺攻擊的行列。
現在用 FBI Top Wanted 這類關鍵字搜尋,可以在 AppStore 中找到好幾套軟體,有的免費,也有一些付費的版本。總之,iPhone SDK 公開不久,FBI 的通緝資料,就已經裝在 iPhone 用戶的口袋裡頭了。
在桌面應用程式中使用 WebKit (5) - Mobile Safari 的 Plug-in
這一篇的內容對很多人來說大概沒什麼用,因為就算照著這篇提到的東西,寫了點程式出來,實際上也沒多少機會可以在使用者的裝置上應用,可是呢,只要討論 Cocoa,好像大部分人都興趣缺缺,談到 iPhone 卻又興致盎然。
※ iOS 的 WebKit Plug-in 基本上是一樣的
前一篇提到,我們可以直接在 Xcode 當中,透過 Xcode 本身所提供的專案範本,產生 WebKit Plug-In 專案,我們現在來做點好玩的事情。-我們把原本專案裡頭所有跟 Cocoa 相關的東西都拿掉,像是 Import Cocoa Framework 的地方,改成 Import UIKit,NSView 改成 UIView,NSRect 改成 CGRect,把 Base SDK 從 Mac OS X 改成 iPhone Simulator,在 iPhone 上面沒有定義 WebPlugInViewFactory,我們先拿掉,或是自己定義一個,裡頭只要宣告 + plugInViewWithArguments:
即可。
在桌面應用程式中使用 WebKit (4) - Plug-ins
應廣大(?)讀者要求,接下來聊聊 WebKit 的 Plug-in。
首先,瀏覽器的 Plug-in 與所謂的 Extensions、Add-Ons、Accelerators 是不一樣的。Plug-in 的用途是讓瀏覽器可以開啟原本所無法開啟的檔案,而 Extension 則往往是用 HTML、JavaScript、CSS 或其他技術,增加瀏覽器的功能。比方說,我們想要在瀏覽器畫面上方增加一條工具列,這個工具列上面有一堆按鈕,讓你可以把現在瀏覽的內容貼到 Twitter 上,讓你快速使用某個搜尋引擎,或是把現在的網頁丟到某個 HTML validator 檢查看看有哪些問題,這是 Extensions。
而瀏覽器原本只能瀏覽 HTML 檔案、純文字檔案,還有 GIF、Jpeg、PNG 等圖形檔案,沒辦法直接播放 mp3(其實現在的瀏覽器可以支援 audio tag)或影片檔案(現在當然也有支援 video tag 的瀏覽器),所以,瀏覽器就提供了一個架構,在遇到這類型的檔案時,如果知道某個 plug-in 可以處理這種檔案,就在畫面中挖出一塊空間,讓 plug-in 處理這些檔案,然後把 plug-in 的畫面填到預留的空白中。或這麼說-我們在 HTML 中使用 embed 語法的時候,就是要使用 plug-in 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