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uan的灰欄記

粗淺地唸了一點戲劇所能夠獲取的難得少數好處就是,你可以在各式各樣有的沒的亂七八糟的社會事件當中,快速搜尋一下記憶庫,便找到可以相對應的劇本。

或許可以服膺這樣的一種說法,(傳統的?)戲劇文本就是各種社會事件的濃縮結晶,在幾幕幾場幾折幾站幾個畫面當中的劇情,就敘述了衝突的來源與最後的處置,在Turner所認為戲劇可以具有解決社會衝突的功能的「社會劇」論點,當中四個步驟我總覺得可以與「起承轉合」四者相互對應,所以每讀過一個劇本,對個人而言,也就是累積了一項在面對社會事件時的可能處理方案,或是這麼說,從過去的戲劇作品中,我們可以找到過去人們對類似的社會事件在某些立場上曾經抱持著怎樣的期待。比方說,當你透過電視螢幕看到台灣與巴西的家人都在爭奪吳憶樺(Iruan Ergui Wu)的時候,你就很難不會想到《灰欄記》。
Continue reading

申論題與選擇題

在跟用MSN線上聊天的時候,不知道話題怎麼轉的,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去年招收第一批研究生,號稱是華人世界第一個戲劇博士班: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班,聊到了在網路上可以看到的參考書單,還有考題。在書單還有考題當中,似乎可以看到一些事情。

考試科目只有兩科,中國劇場以及西洋劇場。西洋劇場是一面倒的選擇二十世紀以降的各種所謂現代、當代與前衛主義的資料,包括史坦尼斯夫斯基的寫實劇場、布雷西特的史詩劇場、亞陶的殘酷劇場、荒謬劇場、果陀斯基的貧窮劇場,到透納的劇場人類學以及晚近各種探討劇場儀式行為的相關理論,或這麼說,所謂的西洋劇場,就是二十世紀以後的各種西方重要劇場理論,特別是方法論。至於中國劇場,則多是概論、通史方面的書籍,而在探討中國劇場史時,也多著墨在舞台形式的方向,比方說問你什麼是露台、什麼是勾欄等等。

(書單見于善祿老師的介紹,去年考題見台北藝術大學教務處網站,西洋劇場中國劇場
Continue reading

女性不得等待果陀

等待狗頭或許是因為過年的關係,資訊的靈敏度降低,或是因為台北連日的綿綿陰雨,成天噴嚏不停,鼻子也都遲鈍了,到了今天才注意到這麼一件事情。

根據法新社十八日的報導,德國導演Philipp Kochheim原本預計在二十四日,在威廉港(Wilhelmshaven)演出荒謬劇場宗師山謬‧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1989)的名著《等待果陀》(Waiting for Godot,在線上可以找到英文劇本),然後卻遭到禁演,原因是在二十四日的演出中,計畫由女性扮演兩名主角艾斯特拉岡(Estragon)以及拉第米爾(Vladimir),握有貝克特德國版權的出版商費雪維拉格(S.Fischer Verlag)出版公司以為因為貝克特不希望女性在此荒謬劇中演出,以尊重貝克特為由禁止這場表演。

報導中是這樣說的,去年十二月法蘭克福附近的一個小劇院演出「等待果陀」時,同樣禁止一位女性演出。而德國的女性想要想要在《等待果陀》中演出,必須等到2059年,因為在貝克特死後七十年,貝克特著作的德國的版權才屆滿期限。

看到這則報導的時候的直覺反應是差點沒有昏倒,版權的持有者同時身兼意志的代行人,在二十一世紀世界的運作看來比貝克特的荒謬劇還要荒謬。

而最近幾年印象中,台灣將《等待果陀》重新搬上舞台最出名者,是表演工作坊的《等待狗頭》,在表演工作坊的演出中,分別由丁乃箏以及蕭艾,飾演艾斯特拉岡與拉第米爾,在德國女性不得等待果陀,在台灣女性倒是可以等待狗頭。難得發現,原來在台灣,可以有著比所謂第一世界更多的自由。

達里歐‧弗的新作

31FO.jpg近幾年來台灣的讀者或觀眾,對義大利劇作家暨演員達里歐‧弗(Dario Fo)應該相當熟悉,達里歐,弗是1997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如70年代的《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除了在台灣出版外,表演工作坊以及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之前都曾經搬演過達里歐‧佛的劇作。不過他在去年底推出新作《雙頭怪物》(The Two-Headed Anomaly)時,雖然如自由時報等媒體有編譯這則新聞,但是似乎台灣對達里歐‧弗推出新作的反應,感覺還是相當冷淡。

承續著達里歐‧弗過去的風格,《雙頭怪物》同樣是一部政治諷刺喜劇,用以諷刺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以及俄羅斯總統普丁,十二月初在羅馬上演時,門票銷售一空。
Continue reading

台灣首位劇作家?

我好像受到了某種制約反應,每當讀到「首位」、「第一位」或「第一次」之類的字眼,就會不自主的感到懷疑。像上一篇提到,我讀到臨界點劇團說他們明年初搬演布雷希特的《勇氣母親與她的孩子們》,是在台灣的舞台上第一次演出一樣,這兩天我無心翻閱了一下學弟妹們所編輯的實習報紙,又突然有了這樣的反應︰

消逝一甲子 《高砂館》風華再現
台灣首位劇作家林搏秋作品 道出日據時代人民認同危機

【記者翁武瑛台北報導】遙遠的一九三七年,基隆港灣邊的等待與失落,台灣第一個劇作家林摶秋消失一甲子的作品《高砂館》,十七日到廿一日在台灣大學古蹟劇場重建,舊時代風味十足。

很慚愧的,我對台灣本土的戲劇史很不熟悉,不過與林摶秋這位前輩劇作家同時代者,還有吳維賢、楊逵等前輩作家,除了都比林摶秋年長之外,吳維賢當時還有「台灣新戲第一人」之自稱,在更之前台灣還有許多的傳統戲劇表演團體在從事傳統戲曲的創作,我不太能夠理解「台灣首位劇作家」這樣的稱呼是從何而來。

以我受過的新聞科班訓練以及對編採流程的淺薄了解,會出現這樣的新聞稿,很有可能是記者對消息來源提供的內容全盤一字不露的轉述,而沒有再做查證,但是,到底是誰、哪位戲劇研究者提供了這樣的說法呢?我還頂好奇的。